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历史军事>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四章 扼住命运的咽喉(1/5)

第四章 扼住命运的咽喉(1/5)

    赵煦重归元丰八年的第一顿早餐,是他自己点的。一块奶酪,两个煮熟的鸡蛋,一小碗粥饭。刚好吃完的时候,冯景也回来了。赵煦于是不再迟疑,当即命冯景研墨铺纸,在殿中的一张他写字专用的案几上,就要挥毫抄录。但,赵煦看到冯景带回来的那两卷佛经时,却失神了片刻。“此乃天意?”他轻声呢喃。上上辈子的记忆,在脑海回闪。福宁殿内,宰臣云集。垂帘已下,太母听政。年少的赵煦,被人抱着,从帘内走出。两府宰臣,尽数拱手,长身而拜,口呼殿下。这时,从垂帘之中,传来太母的声音:“皇子精俊好学,已诵《论语》七卷,略不好弄,止是读书。自皇帝服药以来,手写佛经两卷以祈福!”彼时年幼的赵煦,错愕的回头,看到了内臣张茂则,将两卷佛经,从帘内送出,送到群臣面前。群臣一一传阅之后,纷纷拜道:“皇宋有后,社稷幸之!”彼时,被张茂则从帘中传递出来的佛经。恰好就是眼前冯景从资善堂处取来的佛经。一曰:消灾,一曰:延寿。赵煦回忆着,执笔的手,便已在元书纸上,留下文字。赵煦没有采用他在现代的那些炫技写法。而是规规矩矩的,一笔一画的用着标准的馆阁楷书抄录。一字一字,一行一行,从左而右。虽只是一个孩子,手小力气也小,写的字笔迹也浅。然而,工整端正,字迹清晰,每一个字的大小、格式都几乎一样。这就惊到了在旁边服侍的内臣们。“殿下笔锋真俊,虽王右军少年之时,怕也不过如此!”冯景半是真心,半是阿臾的赞美着。赵煦没有回答,只是自顾自的抄写。脑海中,那些只剩下浮光掠影般的记忆,开始回闪。父皇那张不苟言笑的脸,慢慢的被渲染上色彩。从景福宫中供奉的御容画像,渐渐的真实起来,也渐渐的有了温度。耳畔,隐约似有曲水流觞之音,丝竹雅乐之声。烛光开始映照,殿陛之间,一個个身服紫袍,簪花佩鱼的大臣身影,倒映在瞳孔上。“六哥,跟朕来,不要怕!”父皇牵着他的手,小小的,瘦弱的手,从帷幕之后走出来。这里是集英殿!“此乃吾儿皇六子佣!”父皇微笑着,对着坐满了整个集英殿的大臣们介绍着:“已封延安郡王,朕欲明春使其出阁,届时,还需诸位髃臣辅弼保佑!”群臣于是分文武两班,分班上前,以臣子之礼,对着父皇,也对着站在父皇身旁的,小小的、瘦瘦的赵煦再拜道贺。很多年后,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