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章 不可治罪(5/6)
制度如此……”“御史、谏官,可外任,可贬黜,但绝不可以治罪!”“罪刘挚、王岩叟事小,坏祖宗之政事大!”“乞慈圣明察!”说完,他就长身一拜,伏地不起。赵煦见着,感觉火候也差不多了。于是,出言道:“太母,朕以为,吕执政所言不错……”“祖宗制度,乃社稷之根本……仁庙嘉佑之政,更是我朝至善至美之政也!”向太后也帮着劝道:“娘娘,吕执政所言,确实老成谋国,望娘娘三思!”太皇太后这才稍稍消了些怒气。赵煦见着,在心里笑了一声。在他的上上辈子,王岩叟的那篇奏疏,可是被这位太母明发三省六部,大加赞赏。而且很快就因此废除了流放就配法,重新恢复了流放。现代电视上,那种戴着几十斤的枷锁,被差役押送几百里、几千里的事情重现。然后,又废掉了王安石的慎刑政策。元丰八年,天下大辟不过两三千。元祐二年,天下大辟一万两千!五六倍疯涨的死刑犯!放在封建社会,这是什么样的冲击?盗贼泛滥,强盗遍地,就是始于此。因为,当法律不再宽容对首犯、从犯一视同仁,全体处死后。当国家重新将一般罪犯,流放去外地,路上死者泰半的事情不断发生后。社会上有活力的人士,一旦犯罪,就知道自己没有退路了。赵官家不给他们活路,他们就会自己去找活路!最典型的就是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于是,请大秦赴死!错非元祐的混乱,只持续了数年,到了范纯仁、吕大防主政后就慢慢调整恢复了过来,赵煦亲政后更是拨乱反正。否则,恐怕没等到金兵南下,大宋就已经在此起彼伏的农民暴动和军士作乱中灭亡了。这就是为何,历代赵官家们,会耐心的招安那些,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农民起义领袖,给他们官做的原因。别把人逼紧了!要给人活路!如此想着,赵煦就继续道:“此外,太母、母后,朕还觉得,无论如何,都得给这两位大臣,一个当殿自辩的机会!”赵煦当然是很愿意做这种惠而不费的事情。尤其是在大局已定,结局无法更改的时候,出来做好人。向太后立刻就道:“六哥说得对!”她不仅仅是要支持赵煦,也是因为她是士大夫家的女儿,天然亲近士大夫。太皇太后哼哼两声,也知道赵煦和向太后其实说的有道理。哪里能不给别人一个当殿自辩的机会就将别人贬官?传出去,对她的名声是很不好的。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