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历史军事>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四百零五章 宋誓(1)(3/6)

第四百零五章 宋誓(1)(3/6)

盘庚许下宏大的愿景,召集大臣,训诫他们,也鞭策他们。他召集百姓,说明迁都的理由,许下美好的未来。于是,商代的先民,追随盘庚,迁都于殷,让商室基业再次振兴。对士大夫们来说,殷商能王天下八百年,功劳泰半在盘庚。于是,人人屏息凝神,竖起耳朵,恭敬的听着面前这个少年天子对他们许下宏伟的蓝图。“朕将与卿等,为汴京更始而同心协力,以十年为期,将汴京今日诸般弊端,一一去除。”“在朕眼中,十年之后的汴京城,当道路整洁,当治安肃然,当人有所业,二十年、三十年后,当民有所居,老有所依,幼有所教。”赵煦缓缓说着,描绘着他构造的未来。当然,这是一个理想国。或许,他有生之年都看不到。可这并不妨碍他描述出来。因为他真的见过!而且,也一定能实现!只要认真学习带英的大缺大德和可持续的固泽而渔。说不定,有生之年甚至可以实现!群臣听着,眼中闪着光。他们很容易就想到了孔子对理想国的描述,也是无数人一生追求的地方:大道之行也,选贤与能……老有所养,幼有所教……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天子将之简化成,人有所业,民有所居,老有所依,幼有所教。十年之后就可以看到初步成果?群臣想着,有些激动,因为十年不算太远,他们应该都能看到。同时又有些怀疑。能做到吗?怎么做到?靠什么?虽然士大夫们嘴上不承认,可他们心里面清楚,这个世界是物质的。米要钱买,布也要钱,房子、土地更要钱。自然的,给百姓提供工作是需要钱的。大笔大笔的钱!而且是月复一月,年复一年都要支出这么多。官家去那里找这许多的钱呢?须知,大宋如今岁入虽有六千多万贯,但其中七成以上,都是花在军事上的。剩下那三瓜两枣,既要养庞大的官僚集团,满足上上下下的胃口,还得供养皇室、勋贵、外戚。就这,还是王安石变法带来的财政收入增加的缘故。不然的话,大宋早就因为财政崩溃而被迫退出和西贼的战争。赵煦迎着群臣的注视,他笑了笑,轻声道:“朕知此事艰难,欲致于此,就必须让利于民,与天下同心同德!故此,朕今日欲与卿等约法!从今之后,朕对臣民,将止于仁,何谓仁?仁以爱人!故今后一切宫中用度,所有皇室开支,皆出宫中钱帛,与天下市之,而天下州郡官府用度、耗费,也当与百姓市之,且从今以后,地方官府未得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