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七章 废税(2)(2/6)
。而漕司的那些重型漕船,一艘就能载米万石!哪怕运苎麻,估计也能运个一两千石!不过货船除了小之外,在这汴河里的航速,却是比大型漕船快的多!从襄邑到汴京,漕船可能需要两天,甚至更久。因为在一些河道上或者遇到有北风的时候,它需要纤夫牵拉,才能前进。货船却不需要!它可以在汴河中,快速灵活的航行。这得益于其船体的轻便——相较漕船,它没有用于拉纤的人字桅,也没有船舵等笨重巨大的设施。在同等大小、长度下,货船比漕船,起码轻三成!其在汴河中的航行动力,全靠船首设置的八支‘招’,以及在船尾设置的八支‘撸’。招和撸,其实是两种形态不同的船桨。前者好似扫帚,后者的形状则类似于一把大刀。除此之外,货船和漕船还有个不同之处——货船的船舱里,有专门的客舱,提供给搭船的船客们躺卧休息。因为,李二虎这次运的苎麻,重量相较其他商货,轻便了许多。所以,船只一离开码头,航行速度就开始慢慢快起来。就是……因为压仓的货物有些轻,加上汴河上的风今天有些大。所以船身颠簸的厉害,没有多久,李二虎就开始晕船,趴在船首开始呕吐起来。船老大见了,哈哈大笑起来,便命人给李二虎煮了碗生姜熬的汤,又取来一片吃剩下的橘子皮,将其中的汁水挤出来,抹在李二虎的鼻子附近。喝下滚烫的生姜汤,鼻腔嗅着橘子的清香,李二虎才总算缓了些,没有吐的那么厉害。他深深的吁出一口气,这个时候,那个在船舱中的文人的声音传来。“足下若不嫌弃,吾这里有些肉桂,足下可将之泡水服用,或可缓解一二……”“多谢先生!”李二虎赶忙谢道。就是……这人的口音,李二虎感觉很熟悉。好像……好像……是福建的口音啊!因为,李二虎的东主,那位吕相公就有着这样的口音。不过,他也没多想。福建是科举大路,每次科举,都有大量福建人进京赶考。等那文人的下人,将两片红色的肉桂,送到他面前时,李二虎又拜谢了一番。可能肉桂是真的有防晕船的神效吧。总之,李二虎将一小片肉桂,煮成汤喝下去后,他感觉舒服了许多,终于是止住了呕吐,休息了一下后,整个人也有了力气了。便挣扎起来,扶着摇晃的船身,到了那客舱前,拱手拜谢:“汴京李二虎,多谢明公相助!”“来日公若在京,遇到什么麻烦事,可差人至汴京新城外安节坊李家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