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历史军事>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八百六十五章 辽使入京(1/5)

第八百六十五章 辽使入京(1/5)

    元祐二年七月乙未(初十)。开封府、滑县、白马渡。载着辽国使团的船只,缓缓靠岸。随着船舶靠岸,两个持着节旄的辽国贵族,率着数十名辽国官吏,在大宋官军的保(监)护(视)下,走下舷梯。顿时,鼓乐响起。萧德崇听着乐声,笑了起来。“此诗之《鹿鸣》吧?”他微笑着问着自己身边的副使张琳。张琳点头:“回节度,正是《鹿鸣》之乐!”萧德崇的嘴角,顿时就弯了起来。他想起了去年,宋使胡宗愈,来到大辽,朝贺大辽天子生辰时。他被任命为馆伴使,迎接宋使入境。当时,萧德崇奉旨,在宋使入境时,命乐队演奏诗经的《堂棣》。棠棣之义,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其意思就是隐晦的告诉宋庭——咱们是兄弟之邦啊,高丽那是外人,你们要帮我们啊!然而,当时的那个宋使胡宗愈,在听到棠棣之乐后,一脸的不高兴。在和他礼节性的寒暄时,更是阴阳怪气的说了一堆诸如‘啊呀,北朝居然也知道《诗经》?’一类的话。搞得好像,大辽在其眼中,就和阻卜人、女直人一般,属于不通礼法的蛮夷。当时可把萧德崇气炸了!可宋使向来如此,他们在出使辽境时,总是会想方设法的和辽人在关乎正统、地位的细节上争执,且从不退让。也就是如今的辽国,精力都在高丽方向。同时辽国也有求于宋庭,为了两国兄弟之邦的盟好大局,萧德崇当时是捏着鼻子忍了的。但,彼时他也发誓,早晚有一日要找回场子。至少,要叫那个宋使胡宗愈,在他面前低头。不过,现在,当他来到宋境,听到这南朝用着《诗经》之乐来欢迎他的时候。萧德崇内心的不满,顿时烟消云散。尽管《鹿鸣》之乐,只是欢迎远方客人而已。可,这是诗经啊!是诸夏内部外交的时候,才会用到的礼乐。这意味着什么?南朝终于正视大辽了!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在萧德崇心中油然而生。让他心情愉悦,满心欢喜。……白马渡不远,就是白马镇。这是一个依托航运而兴起的市镇。算是府界内比较大的商业贸易市镇了。过去就常年有着数百名坐商,在此经营买卖。自宋辽交子贸易兴起后,在此谋生的商贾就更多了。如今,可能已经有上千名商贾在此营生。这些人和他们的家人以及雇工、相关官吏、驻军加起来,已超过两万!这直接使得白马镇的规模,在短短一年内,就扩大了一倍!此刻,白马镇的商贾们,都已从镇中蜂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