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历史军事>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九百七十章 耍无赖的赵官家(2/4)

第九百七十章 耍无赖的赵官家(2/4)

,当好好商议一下,今年科举的细节。”“三位爱卿,都是我的股肱臂助,若是有什么好的建议、意见,也可以畅所欲言!”“三位爱卿是知道的,我这里啊……百无禁忌!”章衡三人点点头。他们都不是第一次来这静室了。自然知道在这里的规矩——什么都可以说,什么都可以谈。只有一点——出了门,若无明确旨意,不可以和别人谈论在这里说过的任何话。他们先前之所以拘谨,实在是他们三个,分属不同派系。自然就得提防着些对方。“三位爱卿,且都先说一说,祖宗以来这贡试的制度、条贯吧!““拣重要的说!”“唯!”三人拱手一礼。便按照次序,由章衡主讲历代沿革,王子韶、范百禄进行补充。三人坐在各自的座位上,将大宋朝迄今的科举制度,对赵煦介绍起来。总的来说,科举发展到今天,大宋朝在制度上的建设,已经较为完备了。同时,在公平上来说,在这中古时代,也做到了尽可能的公平。尽管,其还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缺陷。但这是时代的局限性和技术的局限性。至少在现在,科场之上的竞争,家世、背景、师承都已不再重要。甚至,显赫的家世,还可能成为士子们的负累。比如说当朝的宰执或者六部有司的大臣的子侄,哪怕参与了科举,为了避嫌,这些人的名次都会被刻意压低。也比如说,现在的科举,对参加者的户籍、身份,已经没有了限制。无论是农民的儿子,还是军士的儿子,或者地主、商贾的儿子。只要其父祖三代,没有被限制科举。而其又顺利拿到了所在军州的解额,那他就可以参加科举。最重要的是——宗室旁系也允许参加科举!此时,章衡就已经讲到了,历代先帝对宗室参加科举所做的规定与限制。“太祖、太宗因宗室名爵重,故而禁宗室与闻科举,只以磨勘叙官……”“及至仁庙,乃许宗室五服之外远支无爵子弟参与科举……”“于是,有宗室赵叔韶献其文,仁庙观之,诏入学士院试之,入为优等,仁庙大喜召叔韶勉之:宗子好学无几,尔独以文章得进士第,前盖未有焉!乃赐进士及第!”“后又有宗室赵克悚,以诗赋献,亦召学士院试……”简单的说,就是赵官家们虽然允许宗室参加科举,但宗室参加科举不太可能。所以就给他们开了条捷径——只要通过学士院的考试,就给一个进士功名。但,这功名含金量太低,普遍不受认可。这很好理解。4+4出来的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