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故人(2/4)
久而久之就自发形成了一些组织,一直延续到今天,有一部分消亡了,还有一部分还在顽强地维持着,“三山会”就是其中之一。
“三山会的会长叫胡观德,我们堂口过去和他有过一些接触,谈不上太深的交情。”
“马鲁国发生动乱以后,他收拢了自己在当地的一些势力,结寨自保起来,我费了一番周折才跟他联系上。据他说,那边的情况非常糟糕,社会治安已经彻底崩坏,许多昆昊同胞受到迫害,家园被毁连藏身之地都难以找到。”
“三山会的组织还能发挥作用吗?”时来新问。
“这个组织本来就比较松散,胡会长说,有许多会员已经联系不上。”
“你马上着手去办理这件事情,开拓出一条通往马鲁国的航路,把想要离开马鲁的昆昊同胞接出来,要留下来作斗争的,我们给提供武器,就像当初我们在沙尼国做的那样。”能不能把马鲁的局面打造成沙尼国的样子,时来新没有把握,不过这样做起码可以提供给那里的同胞们一点自保的能力。
时来新不禁要佩服冯开诺的判断力,他老早就给浩特列岛这边准备了一批武器,并且已经提前运送到达卡哇岛的基地。正是有了这种正确的预判,事到临头,给了时来新相当大的腾挪空间。
杰捷西兰到马鲁之间的航路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吉盛堂早年在经营走私生意的时候已经有成熟的渠道,在当中选取出一条安全的路线并不困难。
前后不过三天,第一批的船队已经出发,船先到指定地点接载两千支枪和弹药,到达马鲁国后再装运首批难民回来。
时来新也预见到日后这种转运的任务会更多,接连买了好几艘二手的货船,提前把吉盛堂的船队壮大起来。
正当时来新在忙碌的时候,远在数百公里外的兰芳港机场,有一班从南昊联邦飞来的民航飞机在机场降落,乘客们从舱门出来,陆续走下舷梯。
有一位头戴着棒球帽的旅客最后一个走出来,他把帽檐扣得很低,有大半张脸藏在了阴影里。
他很低调,默不作声地跟在人群的后面乘坐接驳巴士,然后下车走进候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