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到张副主任家还钱(1/5)
老曾就职的砂石处码头,临近朱张渡口。江南省城有千年历史,雁门水穿城而过,城南有三大着名渡口,依次为南湖港、灵官渡、朱张渡,其中朱张渡是纪念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张拭而得名。
抗战和后面解放战争期间,这里无数次承担过军事任务,所以在附近江里偶尔能打捞起军事装备。尤其是挖沙船,长期在河道里捞砂石,伴随砂石常能见到各种奇怪的东西,当班职工在砂石中见到金条、银元、铜钱的事,可以讲司空见惯。
这些东西被职工捡到后,根本不会上缴,会被当班职工私分。老曾在船上做了十几年机修,手头有点银元很正常。问题是职工就算是捡到金银,也没地方变现,还不敢乱说,否则就是吃不了兜着走的局面。
拿过老曾送来的工兵铲,发现它在江水里浸泡很多年,除木柄腐烂外,金属部分很完好。至于两块银元,刘正茂是喜欢,却不知道能不能收,对老曾说:“曾叔,你太客气了,我正好能搞到自行车指标而已,这工兵铲很好玩,我收下了。银元太贵重了,你拿回去吧?”
老曾是打算跟刘正茂搞好关系,家里真没拿得出手的礼物,他家里还有十几块银元,是某天夜里挖沙时,随砂石从江里掏上一包,当班职工每人分了十几个。
他手头紧时,拿到银行去换过,银行工作人员要他到街道开证明,然后拿证明到银行按每个2元换钱,他一听就吓住了,自己家的情况,街道都知道,祖辈不可能有银元传承下来。自己主动去街道开证明就是自投罗网。
他的同事听说他到银行去问过价,也骂了他一顿,要他别连累别人。
见刘正茂不收银元,老曾马上说:“正茂,这个不值钱,到银行也只能买2元一个,你收下当玩具吧。”
刘正茂何等人,从老曾的话里听到商机,马上问:“曾叔,你想赚钱吗?”
老曾一听赚钱,马上笑开花,脸上的褶子都张开了,问:“又到自行车了?我明天就去。”这十几天,他就赚了一辆自行车,在儿子和未来儿媳面前老有面子了。他还想给自己赚一辆自行车。
“不是,曾叔,我愿意按4元一个收袁大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