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逃荒的炮灰老妇人四(2/3)
二十九两多了。
这个数目已经很多了,相当于现代的十几万的购买力。
其实,王大丫本来是不打算当东西的,可是一想到她要提前逃荒,就必须得把全家人的路引办好,要不然后面逃荒结束,再要落户的话,就变成黑户了,肯定会影响他们,尤其是小儿子还要念书。
而置办办理路引,这个就要花费不少的钱,毕竟小鬼难缠,这个时代想让官府办事,你可不就得出点血吗?
这些信息还是家里的三儿子和她说的,古代信息闭塞,只有读书人才会掌握信息。
早在王大丫路过街上的时候,她就发现自己完全不认识这里的文字,她从一个大学生变成了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能找到这个当铺,还是她在之前的杂货铺,提前和老板问好的。
如今,王大丫准备先去书馆找她的儿子,让他带自己赶紧去衙门办路引。
王大丫的三儿子林铁峰,在镇子上的松山书院读书,夫子是就是赵举人,因看不惯官场黑暗也就没有捐钱做官了。
但是这个赵举人其实为人很方正,他从来没有瞧不起农家出身的学子,向来是看重品学兼优之人。
王大丫前来拜访的时候,是赵夫人亲切的接待了她,让她在堂屋稍作等待。
要说王大丫之所以可以有这个待遇,主要是她的小儿子争气,在读书上很有天分。要不是夫子看他年纪还小,想着让他再沉淀一番,早就让他去考秀才了。
等了大概一刻钟时间,王大丫看到了自家儿子和赵夫子,她像之前来的那样,对着夫子故作局促的行了一礼。
才交代了请孩子回去的理由:主要是因为家里面的田地忙不过来了,就想让小儿子回去帮忙七天。
对此,赵夫子也没有什么不乐意的,因为之前也有过这样的事情。
只是在林铁峰临走之前,赵夫子悉心叮嘱他:把书本带着,回去后也要好好温书,切莫落了进度。
看着赵夫子这样照顾这个儿子,王大丫在心中暗自做了决定:等她家临走之前,计划让小儿子匿名写封信,提醒这位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