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长江装卸公司(2/3)
上画下一个方块,“这是总部。”
又在下方画了几个方块:“这是码头镇码头,这是九江码头,湖口、安庆、金陵、镇江,往上游走,武昌、汉口、岳阳、宜昌……”
众人的目光随着舜华的笔端,在长江里走了一遍,每个人的心中,
都像波涛汹涌的长江一样不平静:这个舜华,真是敢想啊。
眼光长远点的如袁鸿泰,最多想到能把生意做到九江去,舜华却筹划着一整条大江。
舜华见众人惊疑不定的神情,笑了笑放下笔:“《易经》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取法乎下,其下下矣,咱们只是定个目标,十年二十年都不一定达得到呢,不必担心。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往后生意做大了,总不到没个统一的名称,咱们先讨论讨论,为这个组织起个名才好。”
哪里还能取名字?众人都被舜华画的大饼炸晕了。
真要像舜华画的那样,把这大江上下的码头都做起来,那是多大的一桩生意?
袁族长连汗毛都竖起来了,他觉得,面前的舜华,根本不是他从小看到大的那个女伢子!
没人出声,舜华只好继续一个人表演,她指着宣纸上的组织架构图:
“这个组保,舜华暂时取名为‘长江装卸公司’,简称‘长江装卸’。
今后对外谈生意,签协议,与官府和各界人士打交道,一律用‘长江装卸公司’的名义。
就像咱们村,外面的人都叫咱们袁家村一样。
这新码头的开拓,跟北虏跑马圈地一样,谁谈下来,管理权就归谁,这块地儿一成的利润就归他。
当地人得四成,两成用于打点官府,总部的四成就按江湾码头的模式分帐……”
“如何管理?”袁鸿泰问出了关键问题,九江那么远,如何管理?
“每个装卸队,都要派一个记账员,就像袁鸿宾他们现在做的工作。”
“这个主意好,把咱们族里的人放在那里,放心。”袁族长插话,一点也不在意雷五这个外人在坐。
“大爷爷说的是,咱们需要培养自己的人才。”
“长江装卸,倒是贴切。”袁鸿泰点点头,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