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旱情初显(2/3)
,十分羡慕柔姐儿,既羡慕她许了门好亲,又羡慕她可以读书认字。
所以,茵华和润娘的玩伴越来越多,女孩子们在一起叽叽喳喳的,吵得秉哲兄弟无法上课。
舜华只得在后花园开了一道侧门,让女孩子们到后花园玩去。好在后花园有一亩多地,够她们闹腾。
七岁的茵华(过了年,孩子们都长了一岁),和九岁的润娘,就成了女孩子们的小先生。
望着女孩子们崇敬的眼神,两位小先生满满的成就感,干劲十足。
这可苦了舜华,每日从培训班里回来,还要解答家里两位小先生遇到的问题,比在培训班讲课还累。
还有另外一个问题,也引起了舜华的关注。
阳春三月,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
往年,从三月开始,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就会带来充沛的雨水。
瑞昌县所在的江南地区,会有一场持续大半个月的春雨,就是营造烟雨江南的那种细蒙蒙的春雨。
但今年没有下雨,瑞昌大地上,春和景明,阳光灿烂。
从去年冬季开始,袁家村所在的地区就很少下雨,往年也有这种情况,大家习以为常。
如今到了三月,还不下雨,地里的庄稼首先受不了。
地里的小麦无法分蘖,油菜开出干瘪的黄花,豌豆、蚕豆等豆类,缩在地面无法生长。
旱情初现。
虽然长江装卸公司的生意火爆,九江那边的吊架和手推车已开始送货,舜华始终记着“湖广大饥”,在史书上平淡无奇的几个字,现实中却要赔掉多少底层百姓的性命。
在舜华的提议下,袁族长用长江装卸公司的分红,又建了一个社仓,并从郑掌柜那里买粮,拉回社仓存起来。
谁知,郑掌柜那里的粮食,一天一个价格,近两天,稻谷已经涨了近一倍,要一两五一石,码头上所有做粮食生意的商家,都在屯粮惜售。
这种行为更加重了恐慌。
上游武昌、岳州、宜昌各府,已经少有粮船下来,南直隶购粮的船,大多空船而归。
饥荒的气氛开始在蔓延。
第二期培训班结束,分配的事情交给袁鸿泰,舜华把精力转移自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