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图什么(3/4)
海运航线,已经很成熟了,因为本朝禁海,海运才没落了。
咱们利用这次机会,要探索出一条近海岸线的航道,总有一天会用到的。
为此,不必把眼前的利益看得太重。”
他对周大掌柜说:“咱们以前那批旧人,要尽量的找回来。
他们对南洋航线熟,这一次,也要让他们熟悉熟悉北洋航线,以备将来之用。”
周大掌柜说:“老朽明白,接下来,就派人去联络熟悉的商家,帮他们往北方运货,也把他们滞留在北方的货运回来。”
王衍爵点点头说:“对,这才是咱们的生存之道,既为朝廷做了贡献,咱们又赚到了银钱,这叫‘双赢’”
王衍爵想起舜华说的这个新词儿,觉得很贴切。
周大掌柜见那几个大木箱子,也被吊架给送上了海船,突发奇想的道:“这个大木箱子,要是装上几袋粮食,一次就吊上来了,岂不更加省时省力?”
王衍爵摇摇头:“本公子也这样问过别人,人家说,那个吊架,毕竟是木头做的,承重力有限,太重的货物吊不起来。
别看那一大箱子茶叶,重量也就100多斤,用它装轻货还可以,装重货的话,就要用到另外的设备了。”
“另外的设备?”两位掌柜都转过头,好奇的问,“还有比这个吊架更好的设备?”
王衍爵点点头,又摇摇头:“听说那是精钢做的设备,造价昂贵,本公子也没见过。”
九月二十五日,王衍爵组织的第一支运粮船队,共六艘海船,顺利抵达登州港。
此时的登州港,早已成了一个军港,朝鲜开战以后,朝廷征集了三四百艘海船,往朝鲜运粮。
与民用码头不同,登州港有官兵守护,没有执照的船只,一律不许靠近。
海面上铺着一大片的海船,进进出出的,十分繁忙,码头上,无数服徭役的民工,往海船上搬运着粮食,远看,跟蚂蚁搬家似的。
十月二日,内阁收到消息,首批执行开宗法的粮食,共六千石,已经运抵登州。
内阁立即向北方的漕仓发出指令:全力往京师运粮。
十月五日,一队有四十艘河船,组成的两支运粮船队,抵达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