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其他类型> 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 第129章 每个人都有用(3/4)

第129章 每个人都有用(3/4)

咽着说:“阿奶,阿牛不饿,阿牛在工地上干活,有了这手推车,每天能挣6枚铜板。

    用三枚铜板吃饭,已经吃饱啦。

    阿爷和阿奶,每天砍柴,也很辛苦,这鱼丸,你和阿爷吃了吧。”

    谢阿奶见大孙子终于懂事了,开心的笑着,露出掉了牙的牙龈:

    “好好好,明天开始,阿爷和阿奶就不留了,这两颗鱼丸,阿牛吃了吧,吃了长得壮壮的。”

    谢阿牛摇摇头,自从他来到工地,凭着自己的劳动,赚来饭食以后,他就发誓:他以后吃的每一口饭食,都要靠自己的劳动挣来。

    自己挣的粗茶淡饭,也胜过别人家的山珍海味。

    两万多人,分布在一条十里长的大堤上,并不见得拥挤。

    幸好有湖边大片的芦苇荡,提供了燃料和建筑材料,让垦荒的成本节省了一大截。

    饶是如此,舜华囤积在社仓里的粮食,不到一个月,就被拉光了。

    只好把王衍爵九江仓库里存储的粮食,拉出来应急。

    三月中旬,吴知县把上级分来的,两千多人的河南灾民,全部拉到工地上来,让舜华养活。

    这些灾民更惨,全都瘦得皮包骨头,走路直打愰。老人几乎没有,都是些青壮和孩子们。

    这些人被安置在窝棚里,休养了10多天,才能出来做工。

    大堤越做越高的时候,连吊架也用上了,群众的创造力真是无限的。

    到了四月底,一条长十二里,底宽五米,面宽三米,高两米的长堤,终于完工。

    许多本地的灾民,要回家收夏粮,准备大田插秧,在山坡上种瓜种豆。

    这个持续了一年半的天灾,算是渡过去了。

    被圈起来的土地,还需要平整,修筑田埂,挖排水沟。一些老弱,贪图工地上的饭食和工钱,留下来继续打工。

    吴知县送来的那批河南灾民,几乎没有回家的,他们在老家,大多也是无田无地的佃户。

    回去也是做佃户,何不就在此地,租些田地耕种,也少受一颠沛流离的之苦。

    舜华及时颁布了政策:

    灾民们可以一家一户承包荒地,也可以一村一里统一承包。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