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棉业行会新规(3/3)
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做一些改进,比如舜华的纺织厂,就能生产五种粗细不同的麻线。
这种生意,可遇不可求,所谓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舜华来他铺子里,是要再看看大纺车的传动系统。
墙边堆放着大小不同的传动轴和连动杆,全是比较原始的木齿轮。
见舜华的目光投向那边,马老板炫耀地说:“那些零件都是用东北来的铁木制作的,最少能用半年。”
舜华点头:“厂里损耗的最快的零件,就是它了。”
王衍爵左看右看,看不出什么明堂,只好坐下来喝茶。
马老板以为他是男东家,心想,这位可真是个甩手掌柜,袁东家的纺织厂,从建厂到投产,都没见他露过面。
舜华从马老板的铺子里,买了纺织厂用的传动轴和连动杆,又选了一台做工比较精致的织布机,叫人送到茶楼后面的铺子里安装起来。
立春和小满都跑来,好奇地问:“小姐,你还会织布?”
她们小时候,都见过家里大人织布,认识这机子,但从来没见过小姐织布啊。
“不会。”舜华围着机子转,用一块木碳,把机子上的每一个部件编上号,用软尺测量长度、宽度和厚度。
“那你买它来做什么?”立春上前,拿起本子帮她做记录,一边问。
“玩啊。”舜华量完部件,还坐到操作位置上,两只脚放在踏板上,一上一下地踩动踏板,看两块提线器一上一下运动。
这两块提线器,把经线分为上下两层,织工把装着线锭的梭子,从两层经线之间穿过去,就织成了最简单的布。
舜华要改良的,就是这块需要人工抛来抛去的梭子。
前世,她到过纺织厂验货,看见过电机带动下的织布机,是如何工作的,那些工厂,还在用飞梭。
花了三天时间,舜华把飞梭的图形和尺寸画了出来,最关键的弹簧,这个时代还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