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历史军事> 春秋鲁国风云> 第315章 赴晋求援:叔孙豹是如何说服晋国出兵救鲁国的?(2/3)

第315章 赴晋求援:叔孙豹是如何说服晋国出兵救鲁国的?(2/3)

是,如今的齐国实在是太过分了,鲁国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但即使是这样,晋国也还想着通过安慰鲁国的方式,让鲁国继续忍耐。

    所以,当荀偃表示出晋国的这个态度时,叔孙豹急了,甚至急得差点哭了:“元帅,您是不知道啊,齐国佬几乎是三天两头侵略敝国。本来,寡君也觉得贵国先君之后事之故,不好意思来请求贵国主持公道,但敝国人民已经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实在是不能再拖了。

    而且,这一次,齐国居然趁着贵国率联军讨伐许国之际再次侵略敝国。联军又与楚军战于湛阪,取得大胜,齐国这是根本没把贵国放在眼里啊。如果没有贵国的救援,敝国将很快亡于齐国。为此,寡君引领西望,苦苦盼着贵国的援军啊。”

    这位精通诗书的春秋知名贤士、鲁国执政上卿叔孙豹流着泪,对荀偃吟唱了《圻父》一诗:

    圻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

    圻父!予王之爪士。胡转予于恤?靡所底止!

    圻父!澶不聪。胡转予于恤?有母之尸饔。

    圻父,是指古代大司马,这里指领兵打仗的大将军。这首引自《诗经?小雅?祈父之什》的诗的大意是:司马啊司马,我本是君王的卫兵,你为何让我去戍边从征,使我没有安身之所。司马啊司马,我本是君王的武士,你为何派我去戍边从征,害我东奔西跑无休止。司马啊司马,你脑子进水了啊,为何让我去去戍边从征,害我家中老母没饭吃。

    也许如今的我们会很不理解,作为君王的卫兵和武士,都是军人。国家有需要,当然应饮马边陲,枕戈待旦,不该畏惧退缩。但是,在那个年代,“自古兵政,亦无有以禁卫戍边者”,君王身边的卫兵和武士,是不需要去戍边从征的,他们的主体责任,是守护君王!

    连君王身边的卫兵和武士都要被派去戍边参加征战了,那君王谁来保卫?一个国家,到了这个地步,是不是意味着已经没有多少戍边征战的将士了?是不是意味着行将灭亡了?

    叔孙豹的这首诗吟完后,老泪纵流,哽咽不已,终于感动了在场的晋国卿大夫。

    晋国中军元帅荀偃不禁动容,于是下决心替鲁国出头。他对叔孙豹道:“夫子勿再多言,偃知错矣。齐国欺凌贵国如此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