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增程汽车,剑指特斯拉(4/8)
望再降低30%,达到2.3万人民币。但依旧比星逸科技1.6万人民币贵得多。原因简单,国内人力成本、资源成本都比国外低得多。而且生产永磁电机需钕铁硼磁体,占材料成本40%。当下稀土价格很高,钕价约$50/kg。而夏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稀土产地,便宜的多,成本低得多。可以说,明年星逸汽车量产后,单是电机方面,星逸汽车的成本就比特斯拉低了很多很多。哪怕星逸汽车采用双永磁电机,而特斯拉是便宜的感应电机+永磁电机。“董事长,这两款电机只是标准版,可以做到单电机后驱370马力,以及四驱双电机570马力,比起modelS的大多数版本都有过之无不及。”邹泽峰继续道:“不过特斯拉在不断升级,我们也会推陈出新,继续研发更加强大,性能更好的电机。”“很好。”王逸满意地点点头。570马力四驱版本,在这年头,七十万一下的车,算是很厉害了。但对上特斯拉上百万的顶配车,还是不够看。王逸可是清楚,明年特斯拉modelX的顶配版ModelXP90D,做到了上千马力。当然,售价也到了百万人民币。因此,星逸汽车也得不断进步。随后,王逸又视察了电控、电池等研发中心。由于王逸舍得砸钱挖人,也舍得投入研发经费,电控系统和电池的研发进展,都远超王逸的预期。都已经做出了标准版,对标特斯拉、比亚迪当下水准都略有优势。但优势不明显。不过这不碍事,高配版也都在同步研发中,只是进展速度就没那么快了。三电系统的研发,全部采用双团队模式。一个团队负责标准版,主打四十万左右的标准汽车使用。另一个团队则负责研发高端版本,主打七十万车,乃至百万豪车使用。两个团队技术互通的同时,也会内部良性竞争,极大地加快研发速度。至于说为了打压对方,互相使绊子?这不现实。无他,两个团队用的体系都是一套,核心技术都是共同成果。若是给对方使绊子,影响整个体系的发展,自己的进度也会耽误,最终双输。此外,两个团队的人员和高管,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在在标准团队的研发人员和高管,表现出色,后续就会调到高端团队。同样,有时候高端团队的研发人员和高管,也会调到标准团队做技术支持挑大梁。有时候上新新的项目,也会抽调人手。谁也说不准未来会在哪个团队,如果给对方使绊子,搞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