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历史军事>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二百一十一章 爱才的孙督师(4/5)

第二百一十一章 爱才的孙督师(4/5)



    袁崇焕作为文官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强过许多人了,有这样的部下让孙承宗很是欣慰。

    言谈之间,孙承宗顺便问了问袁崇焕对辽东局势的看法,原本他只是随口一问,并没有觉得袁崇焕能说出什么道道来,哪怕袁崇焕只能说个大概,孙承宗也就很满意了。

    但没想这么一问袁崇焕的回答却让孙承宗大吃一惊,他怎么都没想到袁崇焕对于辽东局势的判断如此深刻,不仅仔细说了目前辽东双方的实力对比,优劣所在,更阐述了未来辽东战略的方向和实施可能。

    袁崇焕的许多建议和想法和孙承宗不谋而合,这让孙承宗很是意外,他怎么都没想到一个才当了几个月的兵部主事,如今刚到任不久的山海关监军对于辽东军事有如此见解,实在是太令人惊喜了。

    当即孙承宗询问袁崇焕是如何想到这些的,又是怎么判断出后金建奴的情况的。袁崇焕也不隐瞒,他告诉孙承宗这些问题的考虑除了自己少年就好军事,自学研究外,还加上这些日子和军士们聊天谈话中收集消息并总结出来的。

    此外,袁崇焕也告诉孙承宗,自己在前往辽东赴任之前特意去狱中见了熊廷弼,向熊廷弼请教了许多有关辽东的问题。有些信息也是熊廷弼告诉他的,而且在请教的过程中,他还和熊廷弼就此进行了一番讨论,再加上自己的见解这才有现在的这些想法。

    得知这情况,孙承宗看向袁崇焕的目光更多了几分欣赏,虽然熊廷弼下狱并且被三法司判处死刑这件事上孙承宗是背后推动的人之一,不过孙承宗之所以同意追究熊廷弼的责任在于他对熊廷弼不顾大局擅自放弃山海关以东大片辽东地盘和对事后又为了私怨抗旨不尊极度不满。

    在孙承宗看来,熊廷弼仅这两个问题被捕下狱并判处死刑丝毫不为过,至于王化贞也是如此,辽东局势变成这样,他们两人责任难逃。这是公事,绝没有私人矛盾,孙承宗这么做完全对得起皇帝和朝廷,更对得起天下人和自己的良心。

    不过就算这样,话说回来孙承宗对熊廷弼的军事才能还是认可的,如果熊廷弼的性格没问题的话,他也落不到现在这个地步。虽然现在是咎由自取,可熊廷弼两任辽东经略,对辽东的局势判断和战略部署却是不差,这点孙承宗从来都是承认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