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愣头青(4/5)
谦说那些话,显然是书生之见。考虑到于谦是个可造之材,又从小在南方长大,朱棣这次就是想带着他,让他看看,他以前从未看过的。“这样安排,也不错。”杨轩想了想,没有再说什么。随后,就出征事宜,跟朱棣说了起来。……殿试已经结束,距离大军出征也没有多久了。五十万大军已经集结在了京师,粮草辎重等后勤物资,也早已筹备齐全。万事俱备,只待朱棣一声令下,五十万大军就可出征。这天,天气晴朗,温度适宜,朱棣打算检阅军队,然后顺势出征。文武百官全都来到了城外,看着排列整齐,满眼杀气的明军将士,心中也是忍不住升起一股豪气。朱棣骑着战马,从将士们的面前走过。将士们全神贯注,目光跟随朱棣移动,他们要把这道身影刻在自己的脑海中。他们都知道,又要跟着皇帝去打鞑子了。没有人害怕,反而心中充满激动。远处杨轩看着这一幕,面容严肃。朱棣这个皇帝之所以当得这么稳,是因为大明的军心在他身上。而在三千营的后勤队伍中,有一个细皮嫩肉的士卒,穿着皮甲,静静的看着这肃杀的明军。他的心中很不平静。就在这时,前方的明军齐声吼了起来。“大明万年!”“陛下万岁!”年轻士卒也跟着吼了起来,因为他身边的人也都跟着吼了起来。一直吼了好几遍才结束。他很想问问旁边的人,这样吼不累吗?但看到他们满脸涨红,也就压下了心中的想法。决定再多看看。这个细皮嫩肉的年轻士卒正是于谦。他酒醒之后,就被朱棣给安排到了三千营养马。他从其他人的口中知道了他干了什么事,所以对于朱棣的这个安排,他没有什么意见。毕竟他干的事儿,换个人可能就被皇帝给砍了。而且他的状元也还在,身边的人都知道他是这一届科举的状元。他不明白皇帝为什么这么做。按理说,他在皇帝面前大放厥词,斥责皇帝,好大喜功,劳民伤财,就算没有被砍了,这状元也不该继续在他身上。到底是为什么?他想不明白。……大军终于开始出征了,队伍绵长,一眼望不到头。大军出居庸关,宣府,开始北上。刚刚开春,草原上的气温并不高,夜晚接近零度。不过由于准备充足,倒也没出什么意外。杨轩躺在运粮车上,翘着二郎腿,一只手臂枕在脑后,另一只手拿着装着酒的水囊,小口抿着。好不惬意。若非这是去打仗,不知道的,还以为杨轩是出来旅游的呢!队伍两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