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朝臣们对杨轩的忌惮(2/3)
了这么多,却把身体给累坏了。杨轩靠着椅背,轻声喃喃:“瞻基,你看错了,我也看错了,祁钰这个孩子很优秀。”……从书房中出来,杨轩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回到了小师妹的身边。小师妹也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抱着自己刚刚看的书,和杨轩讨论起来。有些事,心里知道就行了,没必要说出来。日子一天天过去,杨轩的折子也到了京师。朱祁钰叫来内阁首辅于谦,成员陈循、王文、李贤与几位尚书以及督察院的徐有贞等三品以上大员进行商议。按理说让一个人进锦衣卫,这种事情朱祁钰一句话就能决定,根本不用搞这么大的阵仗。关键是这件事涉及到了镇国公杨轩。在如今的朝堂之中,关于镇国公杨轩就是一个禁忌,谁也不敢提。所以涉及到镇国公,不管什么事,都要慎重对待。朱祁钰叫除于谦外的其他人前来商议,也是为了避免事后有人胡乱猜测。朱祁钰让站在一旁的金英读了一遍杨轩的折子,随后看向众人。“众爱卿,都说说吧,镇国公想让朕给他重孙子安排件事情,朕该不该拒绝?”“陛下,镇国公已经下野,现在又让自己的重孙子入仕,这足以说明,他并不甘心,还想染指朝堂。”“依臣之见,绝不可同意。”“臣附议!”“臣也附议!”一位御史说完,又有两人附议。但紧接着,又有人提出不同的见解。“镇国公于我大明毕竟是有功的,诚然,他是做了一些错事,但他现在只是想为自己的后辈谋一份前程,还不要求官职的大小,这点面子我觉得,应该给。”“陛下,臣之见,可以同意。”“臣附议!”这次附议的少了一人,像于谦这些正二品大员都没有说话。看在场众人的表情,就可以知道,他们之中绝大多数人对于镇国公还是充满忌惮的。哪怕他已经离开了朝堂,但这份忌惮并不会消失。就凭其手中的太宗佩剑,以及历代皇帝赐下的免死铁券,就已经注定,这个人死不了。有如此底牌,镇国公无所顾忌,也在情理之中了。换了在座的一些人,他们觉得若是自己也有镇国公这样的底牌,怕是也不会比镇国公好到哪里去。所以,他们很害怕镇国公想要再次把手伸到朝堂上来。命只有一条,没了可就真没了。而且以镇国公的行事风格,就算他们死了,也会把他们写进《奸臣录》中,让他们遗臭万年。他们这些人,差不多可以说是走到了臣子的顶点了,剩下能求的,无非就是史书留名了。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