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文官集团惨啊!(2/2)
高炽继位之后,文官们以为马上就要迎来好日子了,结果没想到把皇帝气的病倒,然后IU撒手人寰了。朱瞻基继位后,文官虽然喘了一口气,但他并不会放任文官集团做大,而是把太监这个团体拉上擂台打压文官。可惜,朱瞻基英年早逝。小皇帝幼主当国,正是文官集团壮大的时候,结果,朱瞻基留下遗诏,升长平侯为镇国公,总领国事。镇国公掌握朝堂期间,虽然改了性子,也不随便杀人,掀桌子了,但他始终将权力牢牢握在手中,不给文官集团染指的机会。好不容易从兵部尚书王骥这里看到文官掌握兵权的机会,镇国公也将权力还给小皇帝下野了。结果王骥摇身一变,成了伯爵,脱离了文官集团,成了武将勋贵的一员,不跟文官们玩儿了。这个老六!然而更老六的是镇国公,明明都下野了,还给小皇帝留下了百官的把柄。若非小皇帝将之泄露了出来,恐怕他们到死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为了解除隐患,文官集团中的某些人又开始秘密策划出卖皇帝。结果,皇帝是出卖了,但文官集团也损失不小。随军出征的大臣全死了。若是后面文官集团壮大了,这些代价倒也值了。可是随之而来的是好不容易才恢复了一口元气,就迎来了镇国公的大清洗。文官集团遭受到了前所未有之重创。死的人数堪比洪武四大案加起来的人数。但洪武四大案,死的可不仅仅是文官,以淮西勋贵为首的武将勋贵也死了不少。毕竟《胡惟庸案》和《蓝玉案》这可都是针对淮西集团的。而淮西集团势力最强的便是淮西勋贵了。而镇国公不同,他针对的就是文官。漠北一战,武将集团损失惨重,几乎断层。而武将的培养比文官的培养更耗费时间。毕竟一名合格的将领不仅仅需要丰富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而实践经验,都是通过一场场战争历练出来的。这是书本上学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