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历史军事>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第166章 刘瑾的功过(2/3)

第166章 刘瑾的功过(2/3)

  其一,盘查钱粮 。

    这自然是查出了不少的问题,不少地方粮草霉烂,军事储备缺失等。

    对于涉事官员,也是给予了严惩。

    其二,严禁盐商囤积。

    食盐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有商人囤积居奇,意图谋取巨额利润,尽管朝廷已经三令五申,还是有商人以身试法,对此,朝廷也是进行了严厉的打击。

    其三,清丈屯田。

    这方面每隔一段时间就得清查一番,毕竟人心中的贪念是止不住的,时间一长,总会有人以身试法,铤而走险。

    其四,革罢年例银。

    年例银,又称“京例年例银”。

    是京师每年从户部所掌管的国库,和属于内帑的内承运库中,拨给诸边镇的例行军费。

    年例银是从永乐年就开始出现的,有所不同的是正统前是以粮草等实物形式,后面逐步变成了运送白银,刘瑾认为,边方官员屡奏银钱缺乏,既有内外官员合谋盗取国库银两之嫌,又有浪费之弊。

    于是,就此罢革年例银,将一应官员问罪。

    在军事方面。

    刘瑾对勋臣世袭增加了比试环节。

    在明代,以军功授封公、侯、伯爵位的臣僚,谓之勋臣,明朝坚持由勋臣出任五府掌印、京营提督、南京守备等高级军职。

    但是,勋臣是世袭的,在这样的制度下,大多都是纨绔子弟担任高级军职,他们不但不能发挥应有的职能,反而加剧了军政的废弛。

    于是,便有御史奏请:“公侯伯以下应袭子孙送武学,三年无成者,递降其爵。”

    兵部认为“有碍成法”,便变更为“惟试而不中者,虽听其袭,而减其禄赐之半”。

    换句话说就是世袭的时候还是要比试,没有通过的话,爵位不用递减了,但是要减少俸禄。

    军事方面除了以上一点外,还调整了军事部署,如军队调防,添设将领。

    以上种种,便是刘瑾的掌权期间的正面影响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基本上都是得罪人的事,文官集团,武将勋贵基本上都得罪完了。

    这要是换做朱厚照自己去做的话,还不知道要受到多大的阻力,能不能干成,能干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