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3章 自有大儒辩经(4/7)
地位,还需要仔细与你分说吗?
但凡你给人家做了妾,只要你没有给人家剩下一儿半女的,你就休想让自己的地位提升分毫。
更别提惠及娘家了!
实际上,最初之时,当地杂色家庭们在这方面还有所矜持,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他们越到后来,越是巴不得自己的女儿能够被人族正统士卒们看上,哪怕只能做妾。
因为上升通道实在太过于狭窄,但凡有意思可能,他们都会想方设法的往上爬。
原本,在这些偏远地带的教育还可以缓解,苦一苦百姓嘛,也要理解大明帝国的艰难。
可随着士卒在当地纳妾数量的增多,随着这些个妾们帮助士卒们繁衍出孩子之后,教育就变得刻不容缓起来。
再怎么说,那也是自己的孩子,总不能让他们和杂色的孩子们一样放养吧?
可只是给自己的孩子们教育,又会让杂色们感觉自己更加前途无亮,不利已深读同化,还能如何,一旦开启,自然需要将更多的孩子一起纳入教育体系之内。
姚广孝一开始也想过和中原一样,直接上九年义务的,可很快也发现这份负担真不是一般的大。
他思来想去,只能咬牙收取一点费用,还是必须将自己人和杂色们拉开等级才行。
他本以为这般行事,会让杂色们心神不满,哪知道担忧的事情根本就不会出现。
越是文明程度不高之地,也越是对教育没有概念。
在这些个麻木之地百姓眼中,哪怕孩子不过七八岁大小,那也是一份劳动力,那也是可以给家里放羊出力赚钱的。
你将他们送入学堂,还要给钱,人家会搭理你才怪了。
反倒是那些个想方设法加入到姚广孝士卒队伍之中的杂色后代们,对此的热衷更大一些,反倒是当地一些个本来就有些积累的杂色家庭们,对这份费用甘之如饴。
姚广孝自然乐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恼怒,对外方出话就是各种喷,喷那些个杂色百姓们眼光狭隘之类,也假模假样的让帐下文书四处说服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