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3章 自有大儒辩经(5/7)
个杂色百姓们。
效果嘛,自然是很低微的。
可你做了,也就是尝试说服了,本身就是一件值得记载的大事。
因为这份‘大事’,姚广孝在这些个地区,名声确实得到了一定的‘洗白’。
一个这般愿意将钱财花费到教育之中的总督,再坏又能坏到哪去?
人家后来财务不再紧张了之后,不也立马将学费给免了吗?不也和中原大地那般,直接开启九年义务教育了吗?
这一说法,谁也无法给予反驳。
因为人家确实实实在在的推动了这些个偏远地带的教育,这就是功德无量。
“这个佛门弟子虽然对待杂色们粗暴了一些,骨子里还是善良的吧!”
这句话不知道是谁第一个说出的,一开始遭到的反驳可不是一点半点,可后来,相信这句话的数量也越发增多。
你可以说这里头一定有着佛门在推动,但你也必须承认浑身漆黑的家伙,哪怕身上出现一点白皙,也足够所有人抬举一番,况且人家这点白皙还不是一点半点。
在永乐朱棣时代,哪怕号称已经迈入文明的老欧,也依旧深处中世纪,正是黑死病大潮人口锐减之后,尚且还没有真正缓和过来之时。
你指望他们那所谓的文明有什么可取之处,那才是高估他们了!
现实就是朱棣携带大军推到这里,所受的阻挡还不如骆驼地区。
那些个所谓的教堂被推平了之后,反抗者就更没有几个,大片的土地撂荒的状况依旧层出不穷,姚广孝顺手治理一下,也能让其得到很好的恢复,这本身不也是人家的功劳吗?
你说姚广孝治理这块土地,依旧没有让其中杂色人口增加丝毫,甚至于因此比率还在降低?
这不是磨合吗?
你说人口有没有提升?后来的百姓是不是生活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
难道这就不少功劳了?
任何事情,可都需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不好的一面你可以拿出来分说,好的一面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