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大丰收(2/3)
的很清楚。“记录的数据千万不要出错哈。”赵春娥再三叮嘱。她们本来都不会识字的,可自从李昭给桃园庄内安排好了老夫子后,这些人就会趁着上课的功夫去旁听。人与人之间真的是有差距的。只要是想改变自已的人,就一定会想尽办法的去提升自已,这种努力的人往往都是不口嗨的,说的越夸张的人,往往都是不做事的。赵春娥她们虽然是妇人,但她们比谁都清楚,殿下器重她们,那是因为她们有价值。可如今交州境内的工作越来越细致,她们如果不努力提升自已,往后很多事情都是做不了的。试验本来就是要长期对比、观察,总结,最后优中选优。其实很多人不太明白,为何李昭要执着做这些,但只有李昭自已才懂。富裕的基础就是解决温饱问题,而解决温饱问题的最简单办法就是粮食!在种植环境普遍堪忧的年代,他能做的就是提高粮食的存活率和产量。只要稻谷优中选优成功,那么推广至整个交州甚至是全国都不成问题,那时,一年种植的粮食翻两倍四倍都有可能。这才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否则想要奔小康,就是一种奢望。李昭很清楚,当亩产惊人的稻谷培育出来时,交州必然已经有了自给自足甚至是自保的实力。他便可以大胆行事。李昭羡慕幽国的粮食多,但不羡慕幽国。每个国家的地理不同,环境不同,便是武国境内,南北的差异都如此巨大,何况是国与国?幽国的粮食是很多,可幽国百姓饿死的也多!有粮食的依旧是有钱人,是贵族,普通人的生活其实都是差不多的。如果他李昭是幽国人,他就一定有办法让幽国种出三季稻来。可惜啊,幽国人很懒。而且,李昭的工具在短时间内都是禁止出口的。一旦李昭的这些工具流出去,那么幽国人稍微努努力,他们便可以积攒惊人的粮食财富,能够改变整个国家的格局和现状。那时,该担心的就是武国了。李昭今年最期待的就是稻谷和土豆,因为这两个是可以直观感受到的。至于番薯,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应该是会翻几倍,再种个两三年的话,他这里的种子便可以在整个交州推广了。李昭甚至有些迫不及待了。一旦稻谷、番薯还有土豆这三个产量暴增,交州就等着领先全世界吧。只要粮食方面不被拿捏,李昭就有底气和整个武国境内的势力叫板。幽王府内的很多工作李昭其实都来不及过问,因为他只需要知道结果。足足花了三天的时间,才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