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箭破苍穹(4/4)
泛了起来,顺便再做个好事。
对方连连答应,带着高振东的请求回去办事儿去了。
——
差不多同时,京城原研所的几位同志,被请到了防工委,据说是这边有一个新的课题想委托给他们研究。
别看激光陀螺看起来是个光学问题,实际上更多是对激光应用的深入研究。
对于激光这东西,本来正式问世就才几个月,别说国内了,就算是全世界加起来,对这东西熟悉的人也不多。
国内对于这个从理论角度,研究最为深入的,应该就是原研所的同志了,甚至据激光器的发明人——十七机部三轧厂的高振东同志说,他自己也是不如原研所的同志的。
防工委对于该选择哪个单位总体承担激光陀螺的研制,还是有很准确的判断的,没有去找东北光学所的同志。
原研所来的人,是他们的所长、总工,以及两位对于激光研究最为深刻的同志,这是防工委这边点名要求的专业。
在一个小会议室里,他们看到了激光陀螺仪的原理设想。
搞激光的两位同志,跟看见了宝贝一样,正愁找不到应用研究方向呢,这就来课题了。
看完原理设想之后,他们非常肯定的表示这玩意儿能搞。
其中一位首先肯定了理论上的可行性:“这个激光陀螺仪的设想,的确是可行的,从原理上来看,这是基于1913年提出的赛格纳克(Sagnac)效应,原本这个效应是很难用在这个方向上的,因为能用的光的波长很复杂,对于光程差的测量很困难。”
另一位补充道:“但是激光的出现,还真改变了这个状况,激光单色性好,波长范围很窄,这就为这个原理的应用提供可能性。这个原理设想的提出者,不但对于过往知识的掌握非常扎实,而且对于新技术的跟踪也很到位,一下子就抓住了激光的这个点,和Sagnac效应结合起来找到了一个新的应用方向。天才,天才啊!”
这两位不愧是专业的,一下子就想到了这个设想所基于的技术原理。
这种效应的发现,其实比激光原理的提出还要早,中间也有一些人在研究,但是因为光源的原因,并不具备实际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