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手段都有效,误会很美妙(3/5)
“猫头鹰,盯紧耗子,两只猎鹰正在赶来,还有十条街。”
指挥中心的同志一边呼叫100公里外的两架战斗机前往支援,一边对图-4特喊话。
“猫头鹰明白。”
这个时候,P-2V已经完成了高度下降动作,按照以往的经验,此时他们的信号会被淹没在地面杂波之中,同时电子干扰也会晃瞎对面的眼睛。
图-4特上面,雷达手报告:“敌机信号消失。”
机长迅速调整了飞行姿势:“上升高度至3千米。”
电磁所的头儿也下了指令:“加大发射功率,打开杂波过滤。”
站得高看得远,上升高度有利于发现敌人,但是理论上能看见了,能不能处理好地面杂波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其实从地面杂波里分辨出目标信号的算法,并不是没有,但是这个算法能不能用上就是个实际问题,以前的雷达是没戏的。
而DJS-60DJ开始在装备行业大量推广以来,电磁所的同志总算是有了一点解决这个问题的希望。
DJS-60DJ速度并不算快,也不是为了信号处理准备的,但是好歹能算了。
电磁所的同志想尽办法,将雷达回波信号拆分到了多台DJS-60DJ上面进行计算,最后再将结果综合起来。
好消息是真的能起到过滤地面杂波的效果。
坏消息是有点儿慢,结果比信号要滞后,而且并不连续。
所以正常情况下,是不会进行杂波过滤处理的。
但是别管慢不慢吧,好歹能看见了。
一个目标亮点开始断断续续的在雷达屏幕上闪现,雷达手对此非常兴奋,算法有戏!
而P-2V的电子干扰,并没有起到太大效果,因为干扰被图-4特上面更大功率的雷达烧穿了,这个大功率,是靠图-4炸弹舱里的电池支撑的,不到必须,也是不会开的。
图-4特靠着这个断断续续还偶有漂移的信号,依然牢牢的盯着P-2V,直直的向着对方飞去,同时也在通过指挥中心引导着战斗机飞行。
指挥中心人人开心,这个结果,说明大功率雷达抗干扰,还有通过数字信号处理过滤杂波的技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