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这TM真是计算机(3/5)
,忍不住再一次在心里浮起了那个问过自己千百遍的问题——这小子脑袋怎么长的?
还好,这是自己的同志,那没事儿了。
十二机部领导对这个东西是最熟悉的,他又确认了一遍:“振东同志,也就是说,这个小小的铁皮盒子,就是一台功能和DJS-59同样完整的、但速度比它快2.5倍以上的通用计算机?”
这个东西的出现,让他们知道了,为什么高振东建议放开DJS-60D的出口,那东西和这个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拿来出口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
DJS-60D:原来爱是会消失的,对吗?
某航展缓缓滑过但无人问津的某隐身战斗机:是的,真的会。
高振东点点头:“是的,而且,它比DJS-59和60D,要便宜,便宜很多很多!”
说完,高振东说出了一个让他们都不敢相信的数字。
对于普通人来说,依然是个庞大的数字,但是对于工业和军事用途,以及它的能力来说,领导们感觉简直跟白菜一样。
当新技术不作为商品的时候,以集成电路为例,那它的成本取决于两样东西:技术代次和数量。
虽然集成电路的技术代次远超DJS-59的晶体管,单位成本远远高出晶体三极管,但是其数量省得就不是一星半点了,更别说还有背后的仓储、运输、人力、工时等等。
如果说其他人搞这个,还有庞大的研发成本的话,那在高振东这里,研发成本可以说是被压缩到了极致。
别说我们不会把研发成本摊到元件价格里,就算是摊进去,那也没几个钱。
高振东前世用过1块钱的51单片机散片,而且还是内部资源比较丰富的那种,就是这个道理。
这句话,让所有的领导眼睛都放光,什么叫逆天?这就叫逆天!
高振东笑道:“这个便宜,也许不能让普通群众都能用得上这个,但是至少需要用它的科研人员,还是能用得起的。”
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么鬼话?普通群众都用上?再乐观的同志也不敢这么说,这个牛吹太大了。
几位领导靠上去,对高振东道:“来来来,跑两个程序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