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2章 不止一家动心(3/4)
瓦里氏,现在最重要的是,有谁能告诉我,他们到底在哪些方面领先了我们?我们如果想要获取技术,到底要向他们提出什么要求。”这位达瓦里氏看起来不是偏向技术的,而更多负责的是交往流程上的事情。
“电源……电源技术……我第一个能想到的就是这个。”
“电源?也许他们也是和我们一样,使用的是蓄电池技术?”
“不太可能,他们不太可能用返回式卫星的电源,去支撑一个实时传输的系统,这在工程应用上,属于是两头不讨好的行为。”
对于真正搞技术的人来说,事情很容易分辨,有实时传输能力,就不可能是返回式卫星,因为实时传输能力需要一整套代价来支撑,甚至这些代价可能影响到侦察的效果,而返回式卫星又需要一整套代价来支撑返回,同时把这两套都做到同一个卫星上,这在应用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南方同志不是傻子。
“那就是核电池?”
“可能性不大,他们的核工业发展并不是非常的先进,支撑核武器可能已经是极限。”
“你的意思是?”
“他们可能掌握了先进的太阳能技术,当然,也有一种可能,他们是使用的核电池技术,如果是那样的话,至少可以肯定一点,那就是他们的核电池技术比我们的先进。”老毛子的一位卫星专家斩钉截铁的道。
老毛子的太阳能电池技术,在这个年头可不咋滴,哪怕到了70年代中期之后,他们依然没有办法利用太阳能电池为侦察卫星提供足够的电能,不得不厚着脸皮在西方国家的指责下,继续使用核电池。
哪怕他们的卫星重量很大,依然没法满足这个要求。
他们的另外一个问题,是电子系统比较拉垮,相同的功能,需要更多的重量和功率去实现。
老毛子的侦察卫星个头都挺大,其实不完全是他们的运载火箭技术先进能打上去更重的卫星,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不得已而为之。
所以一个电源问题,就让他们提起了相当大的兴趣。
“其他呢?还有什么?”
“照相和传输……达瓦里氏,我们现在依然没有可靠的将图像信息电子化的设备,而很明显,南方同志解决了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