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挥舞手枪的巴甫洛夫(4/5)
命令的巴甫洛夫,向还在适应这种离谱现实的费奥多罗夫发布了命令。
坦克第5师在比历史中更早的时间就开始了向南的运动。
(一些解释:
1、与其同名俄国生理学家的发现
指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与其提出的有关学习、条件反射和行为模式的理论——巴甫洛夫的狗。
而在当时,以巴甫洛夫为最高代表的,大量被火速提拔的苏军军官,在没有能力完成新职责任务的情况下,在大清洗的余威尚在的情况下。
被动养成一种僵硬的呆板的,只知道服从命令按照计划行动。
以适应不求有功——反正缺人喊喊口号也能升迁,但求无过——私自保养坦克都可能被审查——局面的条件反射,属实是完美论证了巴甫洛夫的理论。
2、为苏军后续造出T-34与KV坦克做出了不少贡献
尽管巴甫洛夫在西班牙内战总结出的装甲兵作战理论是错误的。
但其通过国际纵队数次T-26坦克行动,都被37毫米战防炮或者其他小口径野战炮甚至反坦克枪大量击毁的情况,做出的判断的——如果想要坦克能够完成其被赋予的任务,那么更厚的装甲和更强大的火炮是必须的——则是完全正确的。
因此在1937年7月-1940年任负责相关工作的汽车装甲坦克局局长的巴甫洛夫着力推动了,苏军研制新型反坦克炮和重型坦克的进程。
虽然在其任职期间,苏军依然造出了诸如作为KV坦克原型的SMK多炮塔坦克,和另外一款同样多炮塔的T100重型坦克。
但最终搞出来的,在其任期内被称为A-32的T-34坦克和KV坦克,无疑为苏联在二战中和德国进行的甲弹对抗赢得了先手。
当然就像西方面军的悲惨结局并不都是巴甫洛夫的责任一样,上述苏军坦克设计思路的改变也不是巴甫洛夫一人之功。
这里提到这一过程只是为了说明,巴甫洛夫忠于苏维埃事业的决心,至少比安德烈·弗拉索夫这个真苏奸、卖国贼、投机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