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其他类型> 我,薯条,苏联英雄> 第113章 再见立陶宛的多样性(3/6)

第113章 再见立陶宛的多样性(3/6)

宛的第一与第二大城市,两个城市所属的区域也是立陶宛人口最多的地区(占总人口数的50%)。



    同时该地区(特别是维尔纽斯地区)还是历史中极富争议的地区。



    20世纪初到二战前,该地的控制权反复在立陶宛、德国、波兰、苏俄(沙俄)之间流转。



    这让该地,在苏德战争爆发前,成了苏德两国政治博弈的核心位置之一。



    德国在入侵波兰(1939年9月1日)前曾向立陶宛政府(当时是阿塔纳斯.斯梅托纳的独裁政权)施压——要求立陶宛保持中立。



    但德国也同时暗示立陶宛,德波战争会引起领土的重新调整——即德国会默认立陶宛用任何措施夺取,当时在波兰控制下的维尔纽斯地区,以此来拉拢立陶宛。



    不过以反苏政策上台,但却在外交政策上亲苏(为了对抗波兰)的斯梅托纳政权,在大量波兰难民涌入其控制区时,却出乎德国意料的没有对维尔纽斯地区采取任何行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PS:这里也有保持绥靖政策,虽然痛恨波兰人违反自己意愿和德国一起瓜分了捷克斯洛伐克——《慕尼黑协定》中英法只默许了德国占领苏台德地区,但却没有允许波兰占领切欣地区,但仍然需要保持面上正义的英法,向立陶宛施压要求他们不能攻击波兰有关。



    再加上9月17日苏联从波兰东部进入事实上控制了维尔纽斯地区的原因,德国不得不暂时放弃了在其准备转向西方之后,继续鼓动立陶宛人搞事的计划。



    只是在苏德就毫无波兰计划进行的与《苏德密约》规划的情况有所不同——德国占领了划给苏联的卢布林,苏联占领了划给德国的维尔纽斯等——的事情达成保持现状的一致之后。



    苏立之间的谈判也并不愉快。



    立陶宛政府,最终在被德国割走整个南部地区——实际上仍然被德国割走了梅梅尔地区,和获得包括维尔纽斯在内的部分维尔纽斯地区的权衡中,选择了和苏联签订,和苏联之前与拉脱维亚以及爱沙尼亚签订的互助协议一致的协议。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