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这块碎片有点大(4/5)
彻底确认了眼前这个“巫师”,就是传闻中纯正的魔怔人,只不过之前伪装的比较好,才让迫切需要一些应对俄国人巫术手段的他上当了。
不过作为实用主义妥协大师的霍特,在开始考虑在未来控制和这些“巫师”的合作深度的同时,还是准备在现在用一用这项看起来确实可以部分解决当前问题的玄学产品,
“嗯,看起来非常不错,那么巴多大师,这个灰色的标志是什么?”
“什么?”
发现霍特的评价只是看起来非常不错,巴多罗买有些无法接受,但完全没有出现在其设计中的灰色标志,则马上转移了他的注意力。
不过还没等巴多罗买手忙脚乱的调整各种参数,检查问题,侦查地图的持续时间结束了。
这让没有得到确切答案的霍特十分不安。
因为他刚才确实的看到了,这个和一辆普通坦克差不多大的灰色标志,在装甲部队极难通过的地方的移动速度,远远超过了正常动物所能拥有的移动速度。
(一些解释:
1、兵力差距的相对性
通过前面的剧情我们会发现,在薯条君局部战斗的视角里,德国人总是占据人数优势。
但一旦视角放大到集团军级,又总会出现苏军借助德军推进间隙跑路这种,和上述的局部现象相矛盾的情况。
那么苏军部队是如何成规模的,在德军兵力优势的情况下跑掉的呢?
在不考虑德军装甲部队,是真的顾不上处理被他们超过的苏军部队的情况下。
另外一个更为客观的解释便是,虽然德军确实在战争初期投入了超过苏军的兵力(战争开始时双方对垒的兵力比,较权威的统计结论为1.9:1),并在突破重点地区进行了高度集中,但苏联也确实太大了。
以第3装甲集群推进的位置为例,德军在这里投入的攻击兵力高达26万5千人,而其对手苏军只有3万4千人左右。
这种几乎达到了十则围之标准的兵力优势。
即使不考虑苏军边境部队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