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正面战场情况(5/7)
型,并成功弹开了所有视图拦阻苏军坦克突围的德军炮兵火力。
整个坦克编队像是成群的恶灵骑士一样,完成了计划中冲破的德军防线制造大量混乱的任务。
(一些解释:
1、打不过就卖头
虽说薯条旅的钢铁巨蟒系统是“学习”德军特殊机构搞出来的。
但更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双方的技术,是由于异常时间束循环导致的学生比老师先出现。
因此虽然看上去,薯条旅装备部将钢铁巨蟒系统搞成了两部分:
即坦克车体为联动防护——需要所有坦克保持固定的相对位置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坦克炮塔为单独防护——虽然最大强度不如联动防护,但不仅可以各自独立工作让坦克火炮可以正常工作,还能对攻顶的伤害起到防御作用。
是薯条旅装备部,吸取“新来的”与“哑巴”攻破德军钢铁巨蟒系统暴露的顶部弱点,而搞出来的弥补措施。
但实际上的情况是,德国魔怔人在获得这类薯条旅遗物时,技术力不够,无法破解单独工作的炮塔防御部分,只好将原本主要防御车体的联动防护加高,来间接遮挡炮塔。
这样虽然让德军的钢铁巨蟒系统获得了一个意外的攻击方式,但也使得德军无法在开启防护的同时正常使用坦克火炮,并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顶部漏洞。
2、先天设计不足的苏军坦克
苏军二战和冷战初期坦克最大的特点,便是兼具了防护加成以及方便制造优势的铸造炮塔。
PS:二战早期的T-34也有焊接炮塔但是数量极少且很快被淘汰,对此有一种说法是苏联焊接装甲钢的技术不过关,导致焊接炮塔的质量普遍低于铸造炮塔;也有可能是工厂搬迁加生产指标紧张,导致生产耗时的焊接工艺不得不被淘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只是这种炮塔却有一个显着的缺点,那就是炮塔内部可使用空间十分紧张——特别是和焊接方盒子的德军坦克相比。
除此之外,苏军坦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