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经略(3/3)
全靠他一心一意摆烂,偏偏某些人就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那不行,朕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你这是大不敬。”
“那你就用你的受命于天去把这道裂缝守住。”
呸!受命于天都是从李默白这里蹭的,还好意思扯什么不敬。
杨逸当然守不住,所以这种抱怨他也就是嘴上说说,该干的活还是要干的。
回去就开始颁布诏令,安排人手,奔走四方。
绣衣卫在老皇帝手里是最锋利的武器,到了杨逸这里就成了最快的牛马,隔三差五就把人放出去给他传令,搞的朝堂之上都有意见了。
要不是陛下给的太多,这样的命令他们是说什么也不会同意的。
没办法,绣衣卫太好用了,这些杀坯之前赫赫声威还在,只要他们出马,大家都以为是来抄家的,等到他们宣布诏令的时候,一听只是个寻常命令,那就是喜从天降,官员们为了庆祝也会把事情尽力办好。
官员那边再赏赐些俸禄丹药之类的,很多事情哪怕不合规矩,大家也都捏着鼻子认了。
狗东西李默白说过一句话特别有道理,治大国者如烹小鲜,跟臣子们相处,分寸其实挺重要,被俘时候学的人情世故,竟然让很多事情进展的意外顺利。
如今大乾各地军队已经基本被杨逸牢牢握在手里,秦王留下的班底也很给力,基本就是一套小朝廷的班底。
靠着这些班底,杨逸可以轻松把控朝堂,李默白给他的建议七七八八都能落实下去,各地学堂书院已经陆续建了起来,武道馆里有李默白通过打印机大批量搞出来的功法秘籍,甚至杨逸还搞了个灵植司,专门向各地分发灵瀑周边出产的药材。
很有主观能动性,这也是李默白愿意指点他两句的原因。
帝可辅,则辅之,若不可辅,那就打一顿让他清醒一下。
显然,杨逸人生路上错过了不少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