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经略3(2/3)



    一个个村落加入进来,论兵源,大乾朝廷不一定比的过虎踞山。



    一个城池需要成百上千村落供养,大乾一共才几座城。



    虎踞山的后备力量来自大乾每一个角落,真要比综合实力,只能说留给大乾的时间不多了。



    对于这些通过一系列手段吸收来的孩子,红尘选的也很细致。



    孩子不能年纪太小,不懂事,好动,需要大量精力照看培养,也不能选太大,太大观念已经成熟,想要改造比较困难。



    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力,学习能力一定不能太差!



    农户人家哪里有识字的孩子,既要培养他们读书认字,还要让他们快速形成武力,十二到十四岁的孩子便是最合适的选择。



    学习能力最强的时候,这些孩子稚气渐脱又天真未失,正是可塑性极强的时候,往往是塞给他什么,他们便能吸收什么,是最上等的美玉。



    记忆力筛选,武道天赋,个人品行,各种各样的需求匹配各种各样的岗位,虎踞山人才缺口也是很大,并不是所有人都得去充当武力。



    至少有一半要支撑他们其他方面的运转。



    红尘的行脚商人,护卫力量,灵瀑周边的药农,哪个不需要大量人手。



    现在负责给这些孩子扫盲老师都是直接雇的外面的先生。



    半天识文断字,半天武道练习,晚上还得去上手实操,有些负责炼药,有些负责种植,还有些负责实战。



    先生们看着一个个都很专业,其实也是就那么回事,大多是被李默白填鸭一般塞到脑子里,他们的任务就是照本宣科塞到下个环节就好。



    红尘的行脚商人大多也都是这么出来的。不需要他们懂的太多,先记住,考试几次,挑出其中学的最好的那一批人去红尘里摸爬滚打就好。



    学的最快去行脚商人,武道最好的去当武道教习,尽量根据他们的特长把人安排出去,剩下各方面勉勉强强的便是给王捕头补充武道实力了。



    填鸭式教育可能有不科学的地方,但李默白能保证填给他们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