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赋圣司马相如(4/7)
的艰辛和窘迫扑面而来,俩人不得不靠变卖裘皮衣服勉强度日。卓文君自幼长于豪门,穷苦的日子实在过不惯。司马相如变卖了车马,和卓文君一起来到了临邛。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私奔大大激怒了卓王孙,他一分钱也不愿给卓文君,想狠狠惩戒一下这个任性的女儿。卓文君也个性十足,她和司马相如开了个小酒馆。卓文君亲自卖酒,司马相如穿着大围裙和伙计们一起干杂活。这件事很快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卓王孙难堪得连大门都不敢出。后来,实在丢不起这个人,再加上亲友的劝说。卓王孙分给卓文君一百名童仆,一百万钱。拿到钱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立即关闭了小酒馆,回到成都买田买地。司马相如以爱情的名义,在婚姻里占尽了便宜。以卓文君的聪慧,看到司马相如的家境后,未尝不能猜出一二。只是有时候,陷入爱情的女人往往容易迷失自己。“汉武帝即位以后,有一天读到《子虚赋》,认为写得很好,大加赞赏。”“汉武帝得知写这篇赋的人还在,于是便找人将司马相如召来了长安询问。”“司马相如见到汉武帝以后深知这是自己的一个机会,于是便写了一篇辞藻华丽文采斐然的文章《上林赋》。”“汉武帝看了十分高兴,随即便任命司马相如为郎官。”“司马相如担任郎官数年,正赶上汉武帝夺取和开通夜郎及西南地区。”“中郎将唐蒙行事狠辣,巴蜀百姓大为震惊和恐慌。”“汉武帝听说这种情况以后便派司马相如去责备唐蒙,安抚巴蜀的百姓。”“司马相如到了以后张贴出《喻巴蜀檄》,对百姓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成功地安抚了广大百姓。”“司马相如出使完毕,回到京中向汉武帝禀报。”“汉武帝又问他关于汉朝属国的事情,司马相如的回答十分合汉武帝的心意。”“于是便任命司马相如做中郎将,令他持节出使。”“司马相如到达蜀郡以后,蜀郡的太守及其他属官都亲自到郊界迎接他。”“他来到了西南边陲,正值当地的少数民族部落对前任统治者心怀不满,随时准备爆发冲突。”“司马相如为此起草了一份公告,明确表明前任政策并不代表皇帝的意愿,皇帝一直关心他们的民生。”“这一公告逐渐传遍各部落,引发了人民的怨愤。”“接下来,他进行了一系列说服工作,既采用恩惠也施加压力。”“通过艰苦努力,成功地让各部落愿意归顺于大汉。”“随后,司马相如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