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小李杜杜牧(3/7)
却又念念不忘的此诗。杜牧在扬州期间,经常流连于秦楼楚馆。眠花宿柳,今朝逢小红,明夕约小翠。但这些姑娘最大的特点恐怕就是哪里同张好好有相似之处。“但这个道理统治者总不明白,于是杜牧万般感叹。”“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他说得再明白不过,要敬宗引以为戒,莫蹈前人覆辙。”“文宗大和元年,杜牧25岁,因其堂兄杜悰官于澧州。”“于是便出游澧州及同州澄城县,其间创作散文《燕将录》。”“大和二年,在东都洛阳应进士考试。”“杜牧因《阿房宫赋》被一向,以潜举荐贤才闻名的太学博士吴武陵看中。”“于是吴武陵向当年的主考官礼部侍郎崔郾推荐杜牧。”“同年二月,科举放榜,高中进士第五名。”“同年润三月,杜牧又赴长安参加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考试。”“以第四等及第,唐文宗李昂授其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大和三年,在江西观察使沈传师幕中,被聘为江西团练巡官。”“同年九月,沈传师出任宣城观察使,杜牧随其到宣城。”“翌年受沈传师弟弟沈述师之托为已古诗人李贺创作序集《李贺集序》,随后其先后创作古诗《赠沈学士张歌人》。”“大和七年,杜牧受淮南节度使牛僧孺之邀到扬州,担任淮南节度推官,不久转掌书记。”“杜牧来到扬州后,夜间常到青楼酒肆游赏。”“牛僧孺对杜牧很关心,故对他这种行为很担忧。”“但又不好直接点破,就暗中派兵卒保护他。”“如果杜牧平安,兵卒就送回平安报。”“大和九年,杜牧官升监察御史,赴京就任。”“这个时期,唐文宗不甘心受制于宦官。”“于是重用郑注、李训,谋诛宦官,李中敏、李甘都是杜牧的好友。”“先是李中敏因为上书请斩郑注而被迫引退,居于洛阳。”王安石:长安公子杜牧,在无情的时代,多情地活着。有一年,杜牧游览湖州之时,当地官员为迎合杜牧便设宴游船竞渡选美。游玩一日,面对满目衣鬓生香,穿红着绿的美人们,杜牧依旧不为所动。杜牧与张好好曾一起游东湖,看秋浪,日日相见,不见便会想念。所以直至在落日余晖的照耀下,满湖秋水被抹上艳色。杜牧逢着在湖边收工的一对母女,女孩清丽可爱,十余岁左右。恰似那年与杜牧初逢地十三岁的张好好,杜牧一眼万年。同张好好的错过令杜牧懊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