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开定四夷刘仁轨(4/5)
济、儋罗、倭国这四个属国的酋长奔赴泰山参加祭典集会。”“高宗大悦,擢升刘仁轨为大司宪兼知政事。”“乾封三年,刘仁轨出任辽东道安抚副大使、辽东道行军副大总管、熊津道安抚大使兼浿江道总管。”“他先于六月前赴新罗征调其兵马夹攻高句丽,然后北上,作为司空李勣的副手,协助其攻灭高句丽。”“同年9月,唐军长驱直入,一举攻占平壤。”“至此,高句丽全部平定,朝鲜半岛均为大唐所辖。”“咸亨元年八月,复授陇州刺史,以备吐蕃。”“咸亨三年,拜太子左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咸亨五年任鸡林道大总管,东征新罗。”“率唐军横渡瓠芦河,攻克新罗重镇七重城。”“以功进封为乐城县公,他的儿子以及侄子中有三个人被授予上柱国头衔,乡里为此感到光荣。”“上元二年,拜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兼太子宾客,依旧监修国史。”“仪凤二年,吐蕃入寇,刘仁轨任沸河道行军镇守大使,抵御吐蕃。”“永隆二年兼任太子太傅。不久后,他上疏请求致仕。”“高宗同意他辞去尚书左仆射之职,仍以太子太傅之衔知政事。”“永淳元年高宗游幸东都洛阳,留皇太子李显在长安处理军政事务,令刘仁轨与裴炎、薛元超辅佐太子。”“次年八月,李显奉诏赶赴洛阳,由唐昌郡王李重福继任留守,刘仁轨任副留守。”“公元683年,唐高宗晏驾后,武则天亲政,重新任命刘仁轨为尚书左仆射。”“武后光宅元年,加授特进,复拜尚书左仆射,专知西京留守事,进封郡公。”“刘仁轨以年老体弱为由而上疏推辞,请求免除自己的留守之任。”“他还乘机陈述西汉吕后乱政败亡之事,以申明对武则天的讽谏之意。”“武则天得诏后,派侄子武承嗣专程前往长安慰问刘仁轨。”“垂拱元年遵从新令,改任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正月二十二日逝世,享年八十四岁。”“武则天为其辍朝三日,命在京官员依次到他家中吊祭,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赐其家实封三百户。”辛弃疾:唐朝是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对于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江口之战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白江口之战的胜利源于刘仁轨的智勇和唐朝的强大实力,这对于我们今天的国家安全和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应该学习刘仁轨的坚持和勇敢,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