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港岛乱局,奔赴政治舆论中心(3/4)
输出,往往会适得其反。
所以,要在这中间找到一个平衡。
这也就是为什么邵维鼎选择《话说长江》的缘故。
因为它恰恰就是一部,没有任何说教,没有出现任何“爱国”以及“爱国主义”等词汇。
反而是以一种客观且平易近人的角度,阐述了长江沿岸的历史与变迁。
通过对祖国大好山河以及百姓的记录,让人不由得生出一股乡愁。
但就是这样中立的立场,英资报纸,以及倾向英国人的媒体,一个个跳出来,指责邵氏在逆潮流,反粤语?
他们抓住《话说长江》这则纪录片,全程以国语进行讲述,而没有使用粤语进行攻击。
质疑TVB居心叵测。
本来就肩负有舆论宣传责任的《文汇报》《大公报》见此,立刻进行了反击。
尤其是《大公报》。
它可以说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
始创于1902年,开始是保皇派的旗帜,而后又成为了新文化运动中的旗手。
曾经提出了四大社训:“不党、不私、不卖、不盲”。
就连金雍在奔赴燕京求职未果之后,来到港岛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大公报》当编辑。
之后辗转多家报社,一边写武侠小说,一边当编剧。
在长城影业任职期间,就认识了魂牵梦绕的夏梦。
不过两人终是无果。
反倒是之后金雍的名气越来越大,以几万元起家,创办《明报》。
以中立的立场,嘴喷两派,是越炒名气越大,报纸销量越高。
金雍外号“豺狼雍”之名,就是在六七十年代得来的。
不过也正因为其在港岛影响力太大,所以得到了内地的亲自接见。
也正是因为这一次接见,金雍态度直接转变。
可以说,金雍此人爱国是肯定爱国的。
只是一些言论,公知味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