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17岁以下的天才少年?(第二更)(3/4)
在微博上和别人对线,问候对方全家户口本的喷子,就是在这些日子来已经被成千上万IT精英奉若神明的约尔兹教授?
怎么可能?
但是仔细回忆了一下,这个人的用词遣句似乎真的和约尔兹教授给吴恩德的回信有点类似。
只不过那封信写的更高高在上一些,找出了吴恩德25篇论文中的72个漏洞,把吴恩德的专业素养批评的一文不值。
“这个人的确是约尔兹教授,他在日常登录和注册信息中并未特意隐瞒这一点,注册信箱与他在VinWizard和Vineyard Management的注册信息中使用了同一个信箱。”
“也正是顺着这个信箱,才顺藤摸瓜,找到了这个微博。”
方豫确实没有限制柚子不能暴露约尔兹教授的身份,反而给柚子在互联网上很大的自由度。
‘约尔兹教授是存在的’这件事本身,对方豫利大于弊。
VinWizard和Vineyard Management是专业的葡萄酒发酵和葡萄种植软件,方豫当时给柚子下了个指令,让柚子学一些红酒相关知识,好给梅洛山谷提升产量。
“我找刘梅锦教授为这个人做了心理侧写,根据刘教授的分析,柚子30610921应该是一个14-17岁之间的青少年,患有轻微的阿斯伯格综合征和妄想症。”
!!!!!
17岁以下的少年!
这怎么可能?
一个17岁,不,可能比17岁还小的少年开启了人类的AI时代?
这是什么科幻设定?
“虽然这很疯狂,但意外的合理,不是吗?”Madeline用盎语说了一句。
对啊,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个如同AI之神的约尔兹教授此前居然从未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所有的研究机构和大公司中,都找不到这个人的踪影。
原本以为又是一个故意隐瞒身份的中本聪。
但现在看来,他可能还没进过什么研究机构,因为他还没成年!
这种事例虽然罕见,但并非没有。
其实大多数天才,都是在自己非常年轻的时候做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