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贪生怕死(2/5)
都远远远高于南方的水准,真是令行禁止,如指臂使,麾下的战马仿佛心有灵犀的道侣。这些骑兵可以集群墙式冲锋,几个哨响后整齐划一得转向,长驱突驰连各旗各营的队形都不会散乱,只要三个哨箭射出去就可以列阵冲锋。哪怕一时冲不散敌兵,或者主将身亡,也可以迅速重组,自动整编,只要还有营旗就可以迅速集结,重新冲锋,如浪如潮,延绵不绝。这种从底层士兵,到中层军官,再到上层将校的超过军事素养,是需要长期的磨合训练,在高强度的战场上反复冲杀才能训练出来的。而震军的军官素质,可以说从曲军侯以上,就指数型下降。毕竟不打仗的时候,自然不用根据战术素养和个人能力来选拔军官么,而是根据他的出身家世,背景靠山,给上峰送的礼金多寡来定的。校尉的儿子做不了将军,因为将军也有儿子,这就是人间的道理啊。所以单看西昌侯这个萧阀子弟,居然就能统领全军也知道,震国的军队,从上到下都是门阀军阀的子弟。一个个当军官的自然也都是蒙祖蒙阴的。若是艮国那种军阀出身,世代为将的还好说,但震州早就多年不识兵戈,这些将校武勋老早卖官鬻爵,流入市场了。因此如今军中将佐,平时别说和士兵吃一锅饭了,还要吃空饷扣军资,一年到头恐怕都没在校场上出现过几次,只怕连旗号阵行都分不清,什么时候列什么阵都不知道,你还指望他统帅全军一齐冲锋陷阵?快算了吧,这种能带一队人出去春游,全须全尾得回来,别给走到沟里就不错了!那打顺风仗的时候也就罢了,人多欺负人少,猪都会打,可一旦打败了,可不就是丢盔弃甲,一败涂地么。于是铁蛋只在空中看了一会儿,就无话可说了。要打败叛军,只靠现在震军这种部队是断然不可能的。当然,现在赢不了也不是永远赢不了。西昌侯大概也能理解这种现状,才会不断用这种车轮战方式练兵。反正震军人多,每次几千人的交战,即使大多败绩也是练兵,只要败军能逃回营地,损失也不会很大,不至于伤筋动骨。而考虑到国力和人力的差距,如果能在郢州防线坚守下来,至少打磨个三四年,把叛军的锐气耗尽了,中层的军官给打光了,把震军的军官给培养起来,双方才能有一战的机会。现在的叛军,又何尝不是在冰天雪地的阴山前线,这么靠镇压妖魔鬼怪历练起来的呢。只不过想扛住线,和叛军对峙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