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法兰新国教(2/4)
不过,我想圣联的发条铳工坊,能否允许法兰商人参股呢?”
“军用工坊不行,民用可以。”霍恩笑了笑,“比如给农庄造的脱粒机、给码头造的起重机,这些工坊都欢迎法兰资本进来。”
查理点头,没再追问。
他清楚,所有国家在军事上都会谨慎,能开放民用领域已是让步。
至于开放投资,同样是目前经济增长缓慢的法兰的一大增长点。
风车地等地还需要慢慢调理,安插法兰人进入,将其真正纳入统治。
但千河谷经过战争与四年发展,单从消费税来看,就能看到其中巨大的发展潜力。
就算自己拒绝,贵族们可不会拒绝,更要偷偷摸摸投钱。
与其如此,还不如放到台面上来,至少查理可以看得见。
“这条,我答应。”
文书僧侣与法兰的秘书官们立刻在卷宗上沙沙地书写着,并且开始互换条约草稿以确定。
在霍恩提出了大使馆的议题后,查理八世跟着开了口:“此次大会之后,我不知道该称呼霍恩阁下为殿下还是冕下?”
“殿下,冕下,有什么区别呢?”
“尽管一个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可他仍旧该以所有帝国信民福祉为己任。
若是众望所归,唯有上台才最能造福国家,那他也只好担起责任来。”
说到这里,查理八世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事已至此,支持格兰迪瓦当教皇的计划已经完全破产。
法兰无法将教皇置于控制之下,在军事与政治层面,承担与圣联开战的结果成本又太高。
如果不是非打不可,那么法兰还是更倾向于谈。
也就是,我查理八世支持你霍恩当教皇,你霍恩支持我查理八世当帝国皇帝。
当然,如果霍恩不同意,那么查理八世就只好强行推格兰迪瓦为教皇。
反正第六届大公会议,只是让霍恩拿到了对法兰教会的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
从正统性上面,格兰迪瓦是绝对比霍恩高的。
霍恩没有多说话,只是从口袋里掏出一份信件递给了查理八世。
“这是,普利亚诺教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