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九章 骂名我来担(1/6)
大年初五,迎财神。张远在家鼓捣了老半天。助理提前回来帮忙,张远给她封了一个八万八千八的红包。对许多华夏人,尤其是做生意的人来说,过年期间除了走亲访友外,最重要的就是迎财神。甚至平日里太忙的,过年躲着刚好清净几天,可到了这日子也得爬起来准备。张远就是。因为别的事好说,华夏人对赚钱来财的执念基本是世界顶级。别的国家节假日见人的祝福语都是“身体健康”,“祝你幸福”,“生活,节日愉快”。只有华夏人是“恭喜发财”。这还是几千年重农抑商后依旧保留的执念。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哪怕不是经商,而是出将入相,都有此等“美好愿望”。故西方人总说,华夏人的信仰过份“真实”和“功利”。你们敬仰神,是因为想找神办事。临时抱佛脚就是这么来的。那是老外没见过华夏人怎么处理不办事的神。为什么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各类寺庙很多,但龙王庙这种理应最常见的不太多。因为百姓求雨几番不成,就把庙拆了。什么神,我去他地!好说好道,上香你不听,那就别怪老子拆庙了!还有像“玉皇爷爷也姓张,为啥为难俺张宗昌”这种直接拿大炮轰的。在华夏,神别说干缺德事,只是懒政,怠政,都是要被宰的。所以咱们这个民族,基本是人类实用主义精神的巅峰。张远也不能免俗,早早准备。助理同样,让她提前从老家回来是不愿意的。但看到老板给的大红包后,她承认张远就是半神。在山西,河北,还有江南一带的部分地方,人家不光会在初五迎财神。还会在初四接灶王爷。会在初四当天进行大扫除,叫“扔穷”。然后把前几天的剩菜烩了,吃折箩,或者剩菜卷饼,寓意不浪费。在南方还有供妈祖的习惯。这些都是地方习俗,唯独迎财神几乎是所有地区都会做的。准备好供桌。五色鲜果,三盏清茶。鲜花供奉,糖果糕点。香烛纸宝,五路神符。上香祭拜。差不多走了个流程,准备收工。“张远哥,我见人家都是半夜就迎的。”“咱们晌午再祭拜,会不会太晚了?”助理琢磨道。“那万一财神爷昨晚加了一夜班,脾气正大呢,刚收工见到咱们家有香火,就来了。”“一呆呆一年呢?”因为是文艺工作者,张远主要祭拜的是文财神比干。文艺工作者,当有一颗“七窍玲珑心”,要善于观察,才能拿出好作品。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宝玉初见黛玉,就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