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无宇文护(2/6)
晚上一步,我们岂不是就要孤军作战了吗?」「到时候,进退不得,敌人能直接将我们全歼!”「我看,尉迟迥或许真的有这样的想法,若是迟到了,就说以军法处置,若是到了,就故意拖慢其余几路军队的进攻速度,让我们死在敌人的手里!!”「先前尉迟想让他的几子担任总管,是您通过军功上了位,那时起,他就对您有些不满了,先前您举荐我们几个兄弟到军府,不也是他从中作梗吗?」「还有那个宇文宪。」「他看似公正,可谁不知道,他跟尉迟迥最是亲近,将他当作老师,跟他学习作战的本领,尉迟迥所举荐的人,他都会任用,两人分明就是一伙的!」众人议论纷纷。老权越听越是愤怒。权景宣先前在南边打开局面,让几个刺史不战而降,不费吹灰之力,立下了最大的功劳,可因为主力大败,他不得抛下已攻占地区,带着俘虏和粮草等等撤离。尽管没有实际上的占据地区,但是在几路大军之中,他是唯一让全军得以保全,并且带回来很多俘虏,物资,人口的,也靠着这一战而得到了拥有自家派系的机会。大周的这些军头们,一个大军头身后跟着一大群小军头,几个大军头又能联合起来推举一个超大军头。宇文护过去费尽心思的赶尽杀绝,而宇文邕上位之后执着于让将军们上下分离,都是因为这个缘故。从这也能看出府兵制的一个缺点,容易造出一批握着重兵,能与庙堂抗衡的军头来,若是庙堂一直强势,那还好说,只要庙堂稍稍表露出些不足.....不过,历代的地方军队,都是如此,庙堂薄弱的时候,无论什么制度,无论什么办法,都会从好转坏。因为军府名额有限,而将军们却又极多,因此大军头们之间又存在着一些利益冲突。这种冲突加剧彼此之间的不信任,从而酿成更大的恶果。权景宣忽然开了口。「不必多说了!!」将领们顿时声。权景宣仰起头来,「尉迟迥过去是宇文护的心腹,跟他格外亲近,陛下会因为他而处置我吗?」「尉迟迥过去很是显赫,但此刻却不是往日了。’「明主登基,不由他再耀武扬威....”权景宣盯着面前的篝火,火焰燃烧,不断的跳动...火焰熊熊。整个营帐都燃烧了起来,冲天的火光将整个天都照的通红。士卒的嘶吼声传来,战马带着其主人,从士卒们身边飞奔而过,士卒们纷纷倒下,戴着面具的骑士举起手里的长矛,上头血迹斑斑。邓国公窦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