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刘桃子是个忠厚人啊(3/6)
?袁宪热情的跟魏收寒喧起来,又对周围的人说道:「诸位,这是魏公!!编写了《魏书》的大贤,真正的北地大家!」「当初济阴的温子升、河间的邢子才,以及魏公三人,被称为‘北地三才子’,这是有高贤到我国内啊!」袁宪这么一解释,众人大惊失色,其中还真的就有人知道他。魏收的名声极大,尤其是这些名土之中。他本身是最正宗的治经博士起家,无论是在经典,史学,还是诗赋等方面,那都是一等一的大家。这些人得知来人的身份,有人惊叹,眼里满是崇拜,也有人鄙夷,眼里满是不屑。魏收的名声大,名声大就容易引发争议,喜欢他的称他是北地大贤,不喜欢他的就说他是北地臣。魏收先前编写魏书的时候,更是做出了收人贿赂,而后帮人改写的骚操作,一下子就拉低了史料的含金量,也拉低了史学家的含金量,为人垢病。袁宪可不在意这些,他再次用眼神警告了这些人,而后拉着魏收走在前头,这些人自然是去跟其余使者们对接,亲切的攀谈。魏收刚刚下船,状况还不是很好。袁宪就没有急看让他上车,左右的士卒们一同护送,就这么徒步朝看城池的方向走去。如此过了片刻,魏收的情况才好了一些。他打量着周围,「我过去前来的时候,也是走的这条路,不过,比起从前,此处的变化倒是极大。」袁宪点点头,「是啊,您当初作为使者前来的时候,我还只是个国子博士,听闻您到来,众人皆欢呼不已,我们都爬到院墙上去看您.....‘魏收笑了笑,!「你们是去看王公吧?」魏收第一次出使南国的时候,这边还是梁,他当时的名声没现在这么大,是作为顶级名士王昕的副手来的。王昕当时的名望很大,是妥妥的北地名士,只可惜,后来因为言语问题,被高洋以为是嘲讽自己,杨大肚进行了解释,高洋却说你跟他是一伙的,不能轻信,就把王昕给砍死,尸体丢进了漳水,高洋是挺喜欢往水里丢东西的。隔了这么多年,魏收再次前来,而他的名声比起当初的王昕,也只高不低。等到魏收好了点,袁宪这才请他上了车,坐在车内,袁宪才敢说些在外头不敢说起的话。「魏公,汉主之威名,吾等多有耳闻,心生仰慕,此番能与汉军议和,实在是两国之幸事..:..只是,国内尚且还有些人,不是很赞同与汉军议和,您也知道,我主仁慈,魔下众人,许多名士....若是有得罪之处,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