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朱允熥的建议(2/3)
他们的权力。”“还能让他们为我所用,甚至是从根本上解决武将尾大不掉的问题。”朱元璋微微一愣,眼神中明显掠过一丝不信的色彩。武将尾大不掉是千古难题。自古至今,都没有什么太好的解决方案。以文驭武,强干弱枝,固然是一个办法,却容易造成国家军力的孱弱。宋朝就是现成的例子。其他的各种办法,历朝历代也都试过。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各的缺点。要说完美的解决方案,根本就不存在。朱允熥说他能解决,老朱自然不太相信。不过,面对自己疼爱的孙子,他还是很愿意听他说一说,便饶有兴趣道:“你且说来听听!”“可以从两个方面下手!”朱允熥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第一条,便是设立军事学院。”此言一出,老朱先是愣了一下,旋即哈哈大笑。“你口中所学的军事学院,不就是武学吗?”“咱刚率军占领金陵城,尚未登基称帝之前,就已经设立武学了。”“如今主管武学的官员,名叫……”说到这里,老朱的声音突然停了一下。他素来勤政,对朝中官员的名字都了如指掌。然而,负责武学的那名官员,级别实在太低了。武学在此时所起的作用很小,老朱自不会太过关注。再加上他如今年龄大了,记忆力也不如从前,一时间竟忘了名字。“反正咱大明朝,一直有武学,但并没有起什么作用。”老朱说道:“咱原来的想法,武学招收武官子弟。”“通过武学,培养一批能征善战的兵将。”“却不料事与愿违。”“武学很辛苦。”“那些武将勋贵之家的子弟,大多数从小娇生惯养,根本吃不了那个苦。”“也就不愿意进入武学。”“偶尔有一些能吃苦的,能力也很不错,加上父辈荫庇,他们根本不需要进入武学,也能建功立业,平步青云。”“武学便成了一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实际上,早在北宋第一次兴办武学的时候,便只置办了不到九十天,就废除了。原因是根本招不到合格的学生。后来虽然再次开办,但仍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老朱开办武学,同样遇到这样的问题。自古“穷文富武”。穷人家缩衣节食,挤一挤还能勉强供孩子读书。但学武的话,那是真的供不起啊!光是吃的,对穷人家来说,就是一笔天文数字。若按工价折成收入来计算的话。这个时代的粮食比后世贵几十倍。学武又必须要吃得好。对富人家的孩子来说,他们虽然吃得起肉。可问题是,为什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