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燃文小说> 历史军事>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明的第一支海军!(2/4)

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明的第一支海军!(2/4)

一旦通过入学考试,即能成为大明军事学院的第一期士兵学员。对普通百姓来说,这无异于是一步登天的机会。消息传出后,前来报名的人,迅速便将大明军事学院门口附近的几条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当然,反应最快的,其实还不是普通百姓,而是勋贵功臣子弟。许多勋贵功臣的儿子众多。并不是每一个儿子,都能承袭爵位的。一般而言,除了长子之外,其他儿子只能自谋出路。当然,有祖辈的荫庇,他们通常还是能谋得不错的生计。然而,那又怎么比得上进入大明军事学院读书呢?有小道消息传出,第一期大明军事学院的士兵学员,极有可能由皇太孙亲自教导。换句话说,虽然招募的是士兵,但实际却是作为军官培养的,只要入学,就是皇太孙的亲传弟子。这绝对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因此,无论之前是何等纨绔子弟,此际大多都被家长赶来了大明军事学院,报名参军入学。大明军事学院内,从各处调配来的考官,正在严格按照朱允熥制定的考试标准,组织进行入学考试。大体上来说,分为文化测试,体能测试。没错!大明军事学院要求每一个入学的学生,都必须接受过一定的文化教育,能读书识字。对后世来说,这项要求很低。但对这个时代来说,却是直接卡住了大多数的人。所幸的是,符合要求的人,也并不少。并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会走上科举之路。这是因为科举对文化水平的要求很高。在民间,还存在大量送孩子读过一两年书的人。让孩子认识几个字,长大了不会成为一个睁眼瞎。这是许多百姓家长的心愿。培养一个能中科举的书生很难,普通人家根本负担不起。但是,在孩子七八岁,十来岁的时候,送孩子去学堂念几年书,完成基础的启蒙教育,不少普通百姓家庭咬咬牙,还是能负担得起的。连朱元璋这种家里穷得叮当响的人,都能通过入庙当和尚而读书识字。自幼父母双亡,家里一贫如洗的汤和,同样也认得字。足见初略识字的人群,在民间是广泛存在的。这样的人,当然不可能去参加科举。他们的文化水平还远远不够。但他们正好是订阅《大明日报》的主力人群,也完全满足大明军事学院招募学员兵的要求。至于体能测试,勋贵子弟们原以为会测试射箭和武术等项目。这是许多军队测试的要求。但结果,大明军事学院却是测试视力,听力,以及跑步和游泳,直接让许多人傻眼。视力和听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