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激烈争论!老朱的杀机!(1/7)
申城。繁华依旧。繁忙亦如从前。城市与农村不一样。并没有农忙或农闲之分。就如同一台永不知疲倦的巨大机器,日夜不停地运转着。申城的建设仍在加速。城市的面貌每天都在变。日新月异。城市规模也不断扩大。秋收过后,许多之前被家中农活缠住,无法脱身的人,也得空赶来了申城寻事做。给原本便繁荣的申城,又添加了一把火。老朱的经济研究还在继续。自收到‘朱孙’的来信后,他大受启发,研究中也加入了新的方法方式,变得更加科学,分析得深入更细致。“像银行收白银一样,将粮食都收进新建的粮仓里面,由此减少雀鼠虫蚁以及受潮霉变带来的粮食损耗,此一条可使大明的粮食损耗减少五分之一左右。”“原来的富户大户大量储粮,也会使产粮后的粮食实际供应减少五分之一。如今存在粮食署的粮仓里,这部分又可以充分利用起来。”“有此两条,大明今年到明年的粮食供应绝无问题,只多不少。”“更绝的是,粮食署将粮食分为新粮,次新粮,陈粮,次陈粮,老陈粮五等,不同等的粮食分别给出不同的价格。”“存进去的粮食,按规定的时间折旧,未达折旧时间则是存新粮,取新粮。”“如此既能使存粮人放心,不致于存新粮进去,却取出老陈粮。”“对管粮仓的官吏,也有明确的标准要求,可以防止他们利用新旧粮的差价,从中套利。”“妙啊!妙啊!”“还有这一条一条详细的规章……”老朱细细看着粮食署出台的管理规定,只觉极为细致周详,面面俱到,令人拍案叫绝。“那位叫‘朱孙’的人,实非常人,有盖世之才,竟然能想出如此绝妙的法子。”如今,老朱已经和‘朱孙’先后通信好几次了。越来越觉得这位“笔友”见识不凡,知识广博,言论每有真知灼见,实平生所仅见之奇人。旁边,吉垣笑道:“他再厉害,还不是依仗着陛下给的启发,才能想出那些法子嘛?”“说到底,还是陛下英明。”老朱微微怔了怔。细细想来,似乎还真是如此。每次都是自己先抛出一个问题,提出一点看法,对方再补充完整,论证周全,并提出解决之法。如此说来,还真是自己在“牵着”对方走。自己比他还要更高明一筹!想到这里,老朱不由得伸手摸了摸胡须,得意不已。又连连挥手,谦虚道:“不能这么比,咱都治国这么多年了,对朝中的事情门清得很,对怎么治国也早就有了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