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老朱:何惜一死? 天子驾崩!(2/6)
“日理万机”。很大程度,甚至可以说,朱标是不堪重负,活生生累死的。就因为老朱一直逼着朱标,要他和自己一样的“勤政”!从这个角度来说,如今的朱允熥,其实要感谢便宜爹爹朱标的死。正是因为朱标的死,让老朱心生悔意,才让他如今对朱允熥的“懒惰”听之任之,不闻不问。要不然,哪怕朱允熥将大明治理得再好,老朱也绝不会允许他睡“懒觉”。更不会允许他按自己的想法,偷懒怠工。朱允熥越聪明,能力越强,老朱只会对他要求越严格。没苦也得让他硬吃。绝不会让他松懈,懒惰。但朱标的死,让老朱开始反思,汲取教训,不敢再逼儿孙。只要朱允熥能将天下治理好,老朱也就乐得看他休息了。至于老朱自己,他真的太勤政了,从不贪图任何享受。可以说,真的将自己奉献给了大明江山!这样的人,若说他自私自利,杨荣都不能说服自己。夺了天下,自己却没有好好享受过一天,只为了做牛做马,那他图啥呢?老朱缓缓道:“咱出巡的时候,去了申城。”“你应该知道那里。”“那也是咱那孙儿规划兴建的海边大城。”“咱在那里研究大明的经济,与百姓们交谈。”“问了很多,也了解很多。”“这些事,在之前的信里面,都有提及。”“你也知道的,咱就不多说了。”“这几日,我在外面参观大明制造局,一边看,一边想。”“这天下真的是要大变了啊。”“想当初,咱四处流浪,靠吃百家饭才苟活于世。”“那时候,咱就发誓,要是有一天,咱得了天下,一定不会让百姓生活如此困苦。”听到这里,杨荣的瞳孔不由自主地微微缩了缩。旋即恢复正常。原来皇帝下在困苦流浪之际,便已有并吞天下之志。但很快,他又坦然接受。若非如此,陛下又岂能以布衣之身,而得大明天下,坐拥万里江山呢?老朱并没有发现杨荣的微妙变化,而是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中。那时青春年少,意气方遒。可岁月不饶人,如今是赢了天下,却仍要输给时光。曾经的风华少年,垂垂老矣。老朱眸内风云尽起,往事浮云,历历飘过。少顷,方恢复平静,道:“可咱登基二十五年,天下依然困苦,百姓还是贫穷。”他的声音,骤然变得激动起来。“咱一直以为,这不是咱的错。”“相比元末乱世,大明的百姓已然能过上安稳太平的日子,能填得饱肚子了。”“至于说生活仍然苦顿,可自古皆是如此。”“几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