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气势汹汹的问罪以及……吓傻了!(1/5)
声音如刀,字字带刺,在奉天殿内的回荡。尽管大家都是有备而来,要向朱允熥发难。但对方毕竟是皇帝,占据着大义名分。大家心中多少还是有些顾忌的。谁也没有想到,朱榑刚一开口,言语便如此激烈。直接刺刀见红了!一时间,不少人的脸色,亦皆是微微一变。不过,有朱榑带头,其他藩王也就不再顾忌了。代王朱桂身形一动,大步跨出,那洪亮的声音便在殿内回响开来:“七哥所言极是!”他微微扬起下巴,目光扫过众人,继而神色一凛,一幅义正言辞的样子。“天子奉天承运,身负江山社稷之重任,其一举一动,皆如巨石投湖,牵一发而动全身,关乎我大明的气运兴衰。”“古往今来,圣明天子但凡行一善举,上苍必降祥瑞福报,护佑天下国泰民安。”“反之,稍有差池,行不义之事,上天亦会怒目而视,降灾祸以示惩戒。”说到此处,朱桂顿了顿,沉声反问道:“如今天子新登大宝,根基未稳,叔叔与堂兄弟竟一同谋逆,依我看,这可不就是上天降下的警示么?”肃王朱楧也不甘落后,紧接着上前一步,清了清嗓子开口:“常言道,无风不起浪,事出必有因。”“诸位想必都知晓,五哥向来宅心仁厚,与人相处和善有加,他一心痴迷医术,不逐名利。”“唯愿凭借手中医术,悬壶济世,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这般淡泊名利、心怀大善之人,怎会无缘无故悖逆天恩,行那谋逆反叛之事?”其他藩王也纷纷你一言,我一语地附和起来。有人道:“是啊,五哥的仁厚之名,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他平日里对谁不是和颜悦色,关怀备至。”“如今连他都被逼得走投无路,被迫谋反,这背后得是受了多大的委屈,遭了多大的逼迫啊!”有人义愤填膺地接话:“若不是有人做出了什么人神共愤、天怒人怨之事,五哥断不会踏出这一步的。”一时间,奉天殿内仿若炸开了锅。众人的指责之声此起彼伏,矛头无一不是指向龙椅之上的朱允熥。声声质问,句句紧逼。然而,在这一片喧嚣之中,与藩王们一起来的朝廷大臣们却个个仿若木雕泥塑,伫立原地,并没有一人出言附和众藩王。可在这“君忧臣劳,君辱臣死”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封建时代,他们此刻的沉默,已然表明了态度。身为臣子,君主遭受这般公然的责难,他们却选择袖手旁观,作壁上观,其意不言而喻。朱允熥端坐在龙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