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老Q(1/7)
在文学的世界里,有三只动物格外打动人心。
一只是余华笔下的牛。
它老迈,衰颓,被命运的苦难一重重碾压,毫无翻身之力,依然认认真真过好每一天。
一只是马尔克斯笔下的鸡。
它被养在穷人的家里,连吃饱都无法保证,但只要前方还有比赛,它就时刻准备去参加。
第三只是王小波笔下的猪。
王小波写过一篇广为流传的杂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在这篇杂文里,他怀念了一只特别的猪,因为“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
猪的命运是被人设置好的。
公猪阉掉,长肉,傻吃,闷睡,等死。
母猪下仔。
就算不甘心于这样的设置,猪们能做的也不过是种猪不与母猪交配,母猪会吃掉小猪仔。
不然还能怎么样呢?
“猪总是猪啊。”
但是那只猪与众不同,它有着几乎不属于猪的骄傲与不羁,不喜欢猪圈,却喜欢到处乱逛。
吃饱了以后,它就跳上房顶去晒太阳,还模仿汽车响、拖拉机响。
最后因为跳到房上学汽笛,而与人类干了起来。
这只猪生在猪圈之中,已经被安排好角色,却不愿认命,宁可逃出去做一只食不果腹的野猪。
毋庸置疑,任谁都能明白这不是在写猪。
王小波写的这只“多余猪”,是《黄金时代》里的王二,也是他自己。
在大部分人眼里,王小波都是个怪人,他是个荒诞不羁、个性十足的怪人,也是一个特立独行、格格不入的好人。
儿时,因为先天的不足,使他其貌不扬,时常呆滞,所以在同龄人中,特别是在学生时代,他常常被视为怪人、傻波,是别人眼中的异类。
到了成年以后,他的脑袋里又充满了前卫的思想,和妻子李银河不顾所有人的反对,选择这个时代大部分夫妻都不会选择的“丁克”。
在美国,没钱度日,仅靠妻子李银河的400美元奖学金生活,正常人早就急的洗盘子、刷马桶了,王小波却顶着所有人的不理解,不在这样世俗琐事中浪费时